旧时有人认为,人死后心灵还有知觉,能与活人的精神、心情交相感应,这是心电感应。
最近才初识心电感应,但却常“见“心电感应!
林觉民《与妻书》中写道:“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这是为了弥补遗憾而想的灵魂相伴!
周恩来对邓颖超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你,我希望有来生!”
这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矢志不渝!
在《余生皆欢喜》里,朱槿梦到在火灾中意外去世的丈夫李南。
”朱槿,朱槿......"
朱槿躺在床上,听到李南在叫她。
她连忙坐起来,借着朦胧的月光,看见李南就站在她的床前。她看不清李南的脸,但是能感觉他在笑。
“你去哪里了?这么久!”朱槿哭着问。
李南温柔地问:“你和两个孩子好吗?我去了很远的地方....."
”还要走吗”朱槿伸手去牵李南的手,但是没够着。”
“嗯,要走的,我不放心你们,所以回来看看你们,我也不想离开你们。”
朱槿听出李南心里的悲伤。
朱槿说:“那就不要走了!”
“不行的,我必须要走的......"
李南的话还没说完,他的身上突然起火,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将他吞噬。
李南不见了!
”李南!李南!”朱槿失声尖叫起来。
朱槿从睡梦中惊醒,躺在床上,她的身体直颤抖,她失声痛哭起来。”
这是心之所想的强烈感应!
还是在《余生皆欢喜》中,嬿子母亲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地震,电话打不通,生死未卜,刚身为人母的嬿子直到凌晨才迷迷糊糊有些睡意,突然,她看到母亲站在她的床头。
”嬿子,嬿子......"母亲轻声呼唤她。
“妈,你在哪里?你电话怎么老是打不通啊?”嬿子哭着问。
“嬿子,别哭!妈要走了,去很远的地方,不能给你带春祺夏安了。”母亲的语气很温柔,但眼睛里面全是悲伤和恋恋不舍。”
“你要去多久,去哪里?“
”去很久,妈妈会在那边保佑你的,保佑春祺夏安的。“母亲的眼角流下一串泪水。
嬿子伸手去拉母亲,”妈,你不要走!”
可什么都没有抓住.
"嬿子,你好好和闻博过日子吧!妈走了....."
母亲的五官开始变得有些模糊,然后在嬿子的面前突然消失了。
嬿子从睡梦中惊醒,一股强烈的绝望从她的心底蔓延开来。
这是放心不下的牵挂嘱托!
其实,在几个月前,嬿子的母亲就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被关在一个黑乎乎的屋子里,没有门,没有窗,怎么也出不去,不管她怎么喊都没有回应。”
这不就是母亲被压在废墟下的画面吗?
所以,对于这些,真的是心电感应有道?!
有人说,心电感应与人的信任感存在正相关关系。
人的信任感,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之所以灵魂伴侣或直系亲人会有心电感应,因为这些人充满爱意的信任感十分强大,所以心电感应才会十分强大。
所以,或许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恋人,这些关系比较密切的人,能够提前感知,或者同步感应,还能和死去的亲人天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