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社戏》选入语文教材应该有很多年了。印象中,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每一届学生都要上这篇课文。
今天,我和我现在所教学的105位学生刚学完这篇课文。只是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其实我心里没有底的。因为我难把握这篇课文应该教他们什么。按照教材后面的积累与探究上,按照现在省教研室主编的《语文作业本》上,我都觉得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设计让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到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多少大的帮助呢?我心里也是一点底的没有。
《语文作业本》中导学二设计了一道关于解读《社戏》诗化小说语言的赏析(解读)。这是我和社戏打了10多年交道,第一次和学生一起学习诗化小说语言。对于这个术语,也是第一次听说。虽然上一届也用过《语文作业本》教学,但好像对这个名次一点印象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新修改的,也没有保存原来的《作业本》。整道题目分了3个小题,两题是批注,一题是探究。占了作业本整整两页光景。只是里面只有几个空格让学生填写。第一小题是平桥村的小伙伴架船的动作的赏析批注,让学生填三个文段中的动词,第二题是赏析文中月夜行船的三段环境描写,让学生填了几个景物,几个空。第三题也是几个空,填一下。整个内容的赏析与解读的大部分文字都提供了出来。
这样的设计,我觉得学生根本就没怎么理解,甚至提供的整段整段的文字都没有认真看过。于是,我布置大家,把这几段文字转抄到语文书上。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任务要求是否符合现在的教学理念。想来是肯定不符合的。但是我似乎好像没有好的办法让100多位学生理解诗化小说的特点。其实我自己都觉得这种诗化小说到底有哪些特点也没弄明白。从题目设计来看,似乎是小说中语言精炼,语句优美,时而急切时而缓慢。只是我想说,诗化小说的语言特点真的是这样的吗?又是谁认为鲁迅的《社戏》的语言是诗化小说语言?
于是,我查了很多关于《社戏》的研究资料。其中有一篇研究叶圣陶作为主编编写的教材中《这戏》这篇文章的学习训练点。有四个,依次是:事件有详有略,多种表达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虚词的表达作用。这四个训练点是叶老主编的教材的训练点。训练点,就是要求学生训练的。这样的训练应该相当有的放矢吧!部编教材只涉及多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看来叶圣陶作为教育大家是名副其实的。今年来听了,学了语文教学理念。印象最深的就是童话按童话教,散文按散文教,小说按小说教,诗歌按诗歌教。学界比较明确的是《社戏》是小说。小说嘛,应该从人物、情节、环境入手学习。人物——双喜、阿发、六一公公写得很形象,情节围绕看社戏,环境涉及自然环境——平桥村一带江南水乡,社会环境——故乡的风土人情。从三要素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能体现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语言,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提升吗?
核心素养也好?语文能力也罢?都应该回归学习语文(母语)的原点: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把这一原点套入检验。可以涉及以下问题:学生能正确理解这篇文章(文字)吗?字认识吗?词意能理解吗?语句都能理解吗?作者的行文思路看明白了吗?作者详略安排能理解吗?文中人物性格能读出来吗?作者通过这篇的文章想和读者(我们)交流的用意(文章主旨)能读出来吗?…………
这些问题都能理解,应该就理解这篇文章涉及的语言文字了吧!只是这篇文章放在初二年级学生面前,到底要求学生理解哪些语言文字涉及的内容,文章的字词,文章的结构,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等等是否是这阶段的学生必需学习和掌握的语文知识?叶老主编的教材似乎非常明确。我想诗化小说的语言特点作为《社戏》的学习内容,是否有待商榷。
最后,我想说。尤其是统编教材,能否更加系统科学的考虑语文的每一阶段、每一课时的学习内容(语言运用的训练点)。这样,一篇文章就不会有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当然统编教材用意也是这样,只是还不够细化。应该更加细致明确的规定学生应该学什么内容,怎么学这一内容。然后考试就应该考这些内容。让学评一致。或许专家们一直都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只是教了十五年之久的初中语文的我理解不了专家的用意和方法。呜呼哉!我只想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教语文。让我教完一堂语文课,心里能踏实一点,明白一点。也让我的学生能学得有价值有意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