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听王老师的课与讲座,王老师总是这样不疾不徐地把她对课堂的理解向我们娓娓道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老师说道的,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无尽的问号,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王老师在剖析当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我是比较汗颜的。我好像确实缺乏对于学情的研究,学生好像就在老师不断地讲授中去听,并没有经历学习这样的过程。以至于,我讲课的时候碎而杂。我想,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我本身缺乏审辩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因为在我所受的教育中,我一直也是这样学的。倘若,我不改变自己的认知,教学是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的。现摘记一些印象深刻的句子: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进行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中得以实现。
改进教学的方法:
一,把握课程总目标与课程与教材内容的对接
培养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把握学习任务群与教材内容的对接
三,创造机会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
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审辩性思维强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讲规则,讲逻辑,讲语境
批判性思维包含在审辩性思维中,强调公正,客观
叮嘱:
其一,处理好知识与素养的关系,不要把知识与素养对立起来。
其二,处理好记忆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不要把记忆与创新对立起来。
其三,处理好单科教学与跨学科教学的关系,不要把单科教学与跨学科教学对立起来。
其四,处理好传统教法与新式教法的关系,不要把传统教法与新式教法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