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又是耳熟能详的一段话,辨明了学和思的关系,两者要互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效用。读书之后要思考其中的意义,才能有收获。而只去想意义却不翻开书本寻找答案也一定会迷惑。
两者之间我偏于前者,按照我现在的学习进度,输入偏多而输出应用还是跟不上,尽管嘴里说着:“做事情要稳。”但行动起来却发现办事情会慌乱。还是不能跳出自己原来的圈子原来的思维,遇到事情还会纠结,甚至有的时候明明知道那个是不对的,但还会莫名其妙的去做,这样的怪圈我也不太清楚因何而来,暂时也没有找到任何破解的办法。
我也恳求一本书籍能够解决我当前的困境,就在昨天我把自己拿到的大项目转手送给了别人,因为我意识到了后边会和熟人之间产生冲突,冲突势必会有争端,争端势必产生不和谐,并且有些事情我在道义上站不住但在生意上有理由。这样的事情最不好处理,我也很纠结怎样才能搞定这样的心魔。
生意人本就是逐利,而我奉行的一直是道。生意人能做出失道的事情,但那可能是我的极限。坚持道不会带来很高的利益,而生在这个社会需要一些利益去支撑我们的生活,我也做不到满口仁义而看着家人受苦。总之很烦恼。
菩萨心肠、金刚手段,对于这个社会来说一直做技术的我我还是小白,看来我还需要研究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尽量保证仁义,尽量能够自保。
知之为知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交给你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多少年传承的名言出自论语的实在太多了,而这些道理可能大家都认为已经消化,就当前的这段文字来反思自己,对于它的意思我也是认为理解的很透彻了。
但有没有身体力行其中的内容呢?真实表达,在反问自己第一句的时候思想是混沌的!自己完全没有头绪。再去思考好像有点眉目,感觉自己确实没有做到,不但没有做到,有些时候还有点不懂装懂,有的时候还容易扯大话,有些自己知道的东西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知道,再表达的时候尽量去抬高自己,我的夫人对我说过这些问题,别把自己讲的太高深,这荣誉也有那荣誉也有,到头来发现别人认为自己没有素质只会显摆,显的自己啥都知道,那样都是专家。
可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总想表达一下自己很牛。过了嘴瘾发现都是自己再说,而对方的情况可能还没有太清楚。有人说这就是素养,有素养的人让别人说个够,自己甘心做个聆听者。每次反省到这里的时候自己都会注意一下,但有的时候就是不能坚持。自己还是要再加把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