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正文:
一、我学到了:
莫问导师分享的“商业模式”从项目的定位→引流→成交,到项目的天花板以及后端商业模式,再到区分真正的竞争对手和精准用户,讲的都是干货。虽然还有部分高级内容没有透露,但分享出来的这些知识点,已经让我学到很多。
其实,之前我也碎片化的接触过这些概念,但和此次莫问导师分享的内容比起来,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相差好几个档次,此次分享对我来说最有启发性的是,项目定位和项目天花板这两个点。
1,项目定位是什么?
很多人都搞不清项目定位的要点,而莫问老师细分出6个问题,我感觉回答出这些问题定位也就明确了。
①是赚钱为目的还是装逼为目的?
②是搞知识付费还是卖产品?
③想当年作战还是团队作战?
④有没有具体的产品体系?
⑤有没有销售的分层代理等等体系?
⑥有什么目标?
这6个问题既具体又扎心,比如分享中提到,“做知识付费的,以为自己买了课程很认真做了笔记,就幻想自己是老师,可以开始教学了,事实可能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老师”,我觉得这一段描述的很扎心?为啥这么说?因为我就有这样的幻想。
而第6个问题,有什么目标?又可以细分出7个小问题,非常的具体
①这个项目做多久?
②做一年达到什么状态?
③当年时候发展到什么状态?
④两个月做到什么目标?
⑤每个月的目标是什么?
⑥每周的目标是什么?
⑦每天的目标是什么?
这种细化的目标定制如果做好了,不管是个人作战还是团队作战,都能很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项目推进也会少了很多无聊的沟通和会议。
2,项目天花板在哪里?
做知识付费,就很容易出现天花板,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只靠卖一个知识点赚钱。所以知识付费的发展路径基本上是从低价引流课,做到训练营,再到终身咨询企业顾问,最后再到合伙人去分销课程等等。
再比如卖产品的天花板是什么?从小代理,到大代理,到合伙人,董事会,合伙人,最后发展一个庞大的团队,都要解决供应链这个问题。
再回到个人,你的天花板有以下几点:
①你的私域流量基数。
②你的产品选择。
③你的销售能力。
④你的时间成本。
前三个点都好理解,关于时间成本很多人理解的都很浅显。很多人都是一边做着主业的情况下,利用空闲时间做副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都给自己找借口,也没有执行计划,还有的做着做着就凉了。其实,如果是决心要做这件事,不管你现在正在做什么工作都必须定一个时间计划,比如一个月达到什么地步,半年达到什么地步,这个执行计划可以结合前面讲的关于项目定位的第6个小问题。
二、我的思考:
其实,我是没有操盘过什么项目的经验,关于项目定位、前期引流、成交体系、后端商业模式以及项目天花板这些问题,以前都没有思考过。但是我比较喜欢用得到app,所以我想用“得到”来分析思考。
①关于项目定位
得到app的定位是“知识服务”,提供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服务,而且这些知识还有很多细分,比如心理学、商业、金融学等等,我觉得这就相当于一套产品体系。
②前期引流以及成交体系
关于这2点,得到做得都很好,从逻辑思维公众号,到正式的APP,用户增长很快,而且付费意识很强,另外购买产品也很方便,支付宝、微信以及得到币都可以消费。
③关于后端商业模式
在得到APP上,有免费的专栏,也有几十至几百的付费课程,甚至还有和课程配套的实物产品。比如书籍,笔记本,行李箱,手表,书包等等,这些实物产品,相当于二次复购。当然这些后端产品,不一定能做到持续性的变现。
④项目天花板
近一两年来知识付费的热潮已经开始消退,所以尽管得到APP,很有名气,产品质量也很不错,但是新增长的用户和付费用户,增长率已经没那么高了,我看了一下之前买的一些课程,总订阅人数较之前也没增长太多。所以得到APP,也在想办法增加曝光率,比如罗胖在《奇葩说》打广告。
三、如何实践:
回到个人,非要说我自己有什么项目的话,那就是朋友圈打造个人品牌变现。
首先,确定我的个人定位,比如投资理财咨询师。理财咨询属于知识付费,提供的是自己的课程体系和一对一指导。
其次,引流和成交,引流渠道有各种平台和各种社群,要了解不同平台的规则输出相应形式的引流文案,打造好自己的朋友圈承载新的流量,因为了解一个人,基本上是从朋友圈开始的。朋友圈打造的好别人才会信任我,才会向我付费。
再次,持续的升级自己的大脑和知识体系,因为我不可能永远靠一套知识体系持续挣钱,所以要么升级课程体系,要么增加付费学员人数。
最后,分清竞争对手。按照莫问老师的说法,我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同行,而是是我自己。因为任何一个知识都可以换一个方式去教学,重点是体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的最后,我觉得,“商业模式”是一个既复杂又清晰的过程,清晰的是每一个大的思考方向和目标,而复杂的是每一个具体的执行过程和环境因素。虽然我们可以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少走一些弯路,但是市场总是变化的,就像谁也不曾想到,今年底口罩成了最抢手的年货。
商业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