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好习惯,坏习惯》。这本书是由《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乔伊斯·梅尔所写。每个人都知道习惯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培养好习惯。作者从认知、心态和微小具体的步骤入手,讲述了突破个人生活和事业瓶颈的14种习惯,相信你读完以后,一定可以找到雕刻生命之花的秘方。
今天,我们分享帮你不再找借口的3个内容,分别是找借口就是找失败、不能回避和杜绝借口的诀窍。
①『找借口就是找失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劝诫背后的深意是:你的每一次行动都会在你的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式,同样的事情做的次数越多,思维定式就越根深蒂固。同时,由此形成的潜意识主导着我们的一切,如果你的行为是错误的,那将会一错再错。
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也是这个道理。乔治·卡弗曾说,“99%的失败来源于人们爱找借口的习惯。”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如果我们为自己找借口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养成了一个非常恶劣的习惯;第二层是“找借口”能轻易地让我们犯错,累积的错误最终会阻碍成功。所以,当你潜意识感到“找借口”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好办法时,你至少已经损失了两样宝贵的东西。
一方面损失了一次反思的机会。借口不分大小,一旦开了口子就给坏习惯埋下了种子。比如迟到这件事。每当人们约会迟到或者上班迟到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说:“对不起,我迟到了。我时间安排得不好,应该早点儿出门。”而是说些类似“我迟到是因为堵车”等各种各样的借口。推掉问题,就是推迟成长。要把眼睛向内,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事务安排上的漏洞,才是精进的好方法。
另一方面损失了一次改善关系的机会。因为对于迟到这件小事来说,在旁人看来没有道歉,就说明你没有把别人的时间当回事。而道歉是化解这些潜在矛盾的良药。
②『不能回避』
你有没有想过,找借口的时候,我们貌似在欺骗别人,但更多的是在欺骗自己。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你的问题很快会从他们的视线内消失,但那些问题始终在那里,容不得你回避。
对于迟到这件小事,我们解决的方式就有很多。比如,当迟到将要发生,可以给对方打个电话,告诉他可能会迟到以及预计什么时候到;当迟到确实发生了,更应该反思自己要么早点出发避开高峰期;要么提前安排好所有事项,做好时间管理,杜绝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这才是面对“借口”的正确态度。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减少“惯性回避”的两个心理暗示的好方法,分别是责任必做题和诚实的检阅。
001 责任必做题。下次当你要给自己的某个过失找借口时,要告诫自己,不要把是否负责当成选择题来做,而要把它们当成必做题来对待。只有不让自己妄想绕开它,你才能在一次次的面对和解决中不断成长。
002 诚实的检阅。我们总习惯问别人很多问题,所以眼睛一直朝外看。你不妨改变下策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诚实的检阅。比如:我最近一次犯错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别人纠正我错误的时候,我有为自己辩护吗?通过把视线向内,审视自己在责任面前的每一个举动,借以修正自己。
③『杜绝借口的诀窍』
许多事情开始时很难,但做起来会越来越容易。科学的解释是细胞有个适应期,而你每做一次,细胞就会记住它,下一次做就容易多了。同理,想要杜绝借口也要按照正确的方式不断重复练习。对此,作者给出了杜绝借口的3个方法。
001 切忌盲目承诺。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承诺之前,问问自己,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日常很多借口都用在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上。其实,一点点前瞻性就可以免除这个麻烦。如果必须拒绝某项请求,不要犹豫,直接说出来。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对其他人的要求负责。
002 富有成效的做事策略。先做自己最不喜欢的事情常常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你就能减少内心的“麻烦时刻”,并避免让类似犹犹豫豫、琐事缠身的情绪困扰你。如果把某件事拖得太久,其它活动会让你感到更加疲劳不堪,借口就会自动找上门。
003 运用“结果思维”。很多人都抱怨老板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是因为我们太看重自己,深感过程艰辛,并把过程当成了自己付出的全部。因此,我们不妨逆向思维一下,与其为过程抱怨不已,频频推脱,还不如用这些精力来想办法达成结果。你会发现在结果思维的引导下,办法总比困难多。
总结一下,如果我们找借口,并为自己的过错责备外界,我们就失去了改变的力量。只有从内心深处认清找借口的“副作用”,不为自己的懦弱和自私辩护,真诚地面对它,才可能成为真正强大的人,打破自己生活和事业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