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个特别重视实用性的国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就连我们最引以为豪的科技成就,也是完全以实用性为导向的四大方面,至于那些咋看没实际用处的知识,我们向来是看不上的、也不屑于学习。

我自己直到现在也是这样的思维和准则,崇尚实干、效率,每天记录时间不就是希望把时间利用率最大化么,什么叫高效?就是看时间是不是花在学习、工作以及有益于人生进化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心态和准则确实可以让我在短时间内有相当大的提升,可既然有条条框框来定义有效,就肯定做不了开创性、和创造性的事情。

创意往往是天马行空,需要自由和随性。

所以我们国家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教育在这方面都饱受诟病,太强调实用,而只关心实用性的想法,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20世纪初的西方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思潮,只不过很多最初看起来完全无用的知识,最终却会创造出人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大用处。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绝大多数改变人类文明面貌的伟大发现,都是源于这样一类思想家、科学家,他们不被追求实用性的欲望所驱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是他们唯一的追求。

有鉴于此,西方教育比较偏重于通识和鼓励创新,更加专注于人类精神的解放,满足于自己好奇心。事实上当积累海量看似无用的知识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某些事先绝对无法想象的用途,到那个时候,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看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要一项研究或学习能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促进一代代人灵魂与精神的解放,其实根本不需要再讨论有用还是没用。查理芒格提出了一个不太好念的概念:lollpalooza效应,意思就是多个作用于同一方向的力量汇集在一起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力量叠加,而是一种巨大的、协同的、放大效应,多要素聚集产生了核聚变式爆炸的指数级效应。我们知道现在商界有种奇点临近的说法,就是一个产业里的多种要素,以前是分散各自发生的,在某一个契机或者时间点终于汇集起来,爆炸式增长就来临了,产业一旦到了奇点,就会有指数级、陡峭式的增长。这是每一批王者诞生的助力,当然如果你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是难以应付这个快速变化的,也是一大部分产能被淘汰的原因。

以世界首富贝索斯的亚马逊为例。亚马逊的客户体验做到最大化选择,他就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商店,会在成本上拥有优势,同时有更多的客户愿意在这个平台上挑选最适合于自己的产品,也就是说客户能够获得最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平台效应导致它的价格可以持续降低,有了数据,现在还有亚马逊性价比极高的云服务,还有不断优化的物流系统,这多个要素聚合在一起就会使得它的用户体验越来越高,而贝索斯每次开始做提前布局的时候,有几个人觉得是有用的呢?!

我们太依赖有用作为评判标准,不知道有啥用就是看不懂,也不愿意去学习,这就注定了不会抓住奇点之后的爆发性增长,个人也不会有太大的进化和转变,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属于所谓“高效”的人,不妨多点无用时间,发发呆,看看闲书,可能有一天会出现lollpalooza效应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小到大,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被父母、爱人、上司甚至自己,习惯性地划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类。 弹钢琴是有用的...
    coco司令阅读 1,511评论 1 7
  •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
    雅各布666阅读 523评论 0 2
  •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
    花开随意阅读 7,065评论 0 18
  • 朋友聊天,聊到爱好,我说我好读书。 他说:“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 我瞬间无语了…… 我瞄了他一眼...
    灰鞋阅读 350评论 1 6
  • 产业化,是根据社会主流的一个选择,而不是仅仅做着假大空的一些东西去形式划它,不是仅仅靠着老板的社会关系去维系。 主...
    小样roloo阅读 2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