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是传统意义上的软妹子,在老师的辅助下,她很快就能轻松推起轮式,手和脚的距离并不远,只有50公分。后来,她还能做到站立下轮,虽然看起来不够优雅,直到走进阿斯汤伽广州教室,她对后弯练习有了新的感悟与体会。
在Vicky眼中,后弯练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里以轮式为例。第一个阶段是,瑜伽练习者将身体推成拱桥状,并稳定在这个位置中。第二个阶段是,瑜伽练习者在轮式中,将双手向双脚的位置爬近一些,尽量缩短距离,同时把胸腔打开,髋关节拉开,找到身体前侧的延展以及腿发力的感觉。第三个阶段是对身体的整体觉知,力线的觉知和呼吸的觉知,能有控制地做上下轮,以及手爬到脚后跟,抓脚踝,甚至抓小腿,体会到舒适稳定,这些都属于深度后弯。
Vicky坦言,近期她才偶尔在上下轮时找到舒适的感觉,能比较稳定地抓到腿,状态好时,她还能感受到清晰的力线。在这之前的一年半,每次练习后弯,她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软妹子的她,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经历过很多崩溃的瞬间,但她从不会轻言放弃。
虽然Vicky软,但她的腰椎不太好,在医院检查有膨出,在简单推起轮式的阶段,她的腰椎不会感受到挤压。需要爬近时,她会进一步拉开胸腔,这个过程也在她能承受的范围,但当她需要把髋关节更深入的打开时,局限来了,她的腰椎就会不舒服,并且明显感觉双腿用不上力。
起初,她觉察不到双腿的存在,更别提指挥双腿去发力了。那时,她的身体主要靠双手在支撑。邹杰老师给她的提示是,尽量让髋关节靠近脚踝的正上方,这时重心就会在脚的位置,就能找到腿发力的感觉了。Vicky尝试了几次,很管用,但练习过程很痛苦,双腿是麻麻的感觉。
无论是推开胸腔,还是髋关节,都会是一个比较漫长、又颇为难受的时间。Vicky发现在自己规律的练习中,时常会感觉自己退步了,她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身体在适应,包括旧伤在修复中,肌肉拉长后又会回缩等,二是阿汤的练习比较平衡,有深度前屈(比如龟式),也有深度后弯(比如上下轮),而前屈和后弯又是相反的练习,一般来说,若龟式进步了,上下轮就可能会退步。但是当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相互的影响会越来越小,龟式和上下轮会同时进步。
瑜伽的体式练习从来都不是轻松的,而享受规律练习带给自身的变化是每一位阿汤练习者独有的体验。之后,Vicky开始练习从轮式到站立上下轮,这是阿汤传统练习中的必经之路。只有能站立起来,瑜伽练习者才能试着做站立下轮。
市场上,能做站立下轮的学员不少,很多瑜伽馆都愿意发布学员的视频来显示老师的专业性,但很多人的下法真的是不够赏心悦目,双脚分开无敌大,膝盖恨不得都要跪到地上了,难道这就是站立下轮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Vicky觉得,学员做体式的状态取决于他们对于体式的理解。若他们认为站立下轮就是为了下去,那他们便可以无限屈膝,或者叉着腰、扶着胯、顺着腿弯下去,从体式上看,他们是完成了,但这与她所理解的后弯不太一样。
“后弯应该是身体前侧的延展,我们要打开身体的前侧,保证身体的每一个关节,包括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以及脊柱上的每一节空间都有延展,同时,身体前侧的每一块肌肉也都有延伸。此外,还要有力线的意识,要感受到力线像抛物线一样延展,中间不能有折断,站立下轮自然会完成。”
在整个练习中,呼吸也很重要。根据Vicky的个人经验,她觉得做不好后弯,都是呼吸不够好。在后弯中,一些瑜伽练习者呼气时,会不由自主地收紧身体,便会卡在那个位置上。事实上,越是呼气时,越要保持身体的延展。
在教室里,学员在练习深度后弯时,都需要邹杰老师和助教老师的辅助。Vicky发现,这种辅助非常考验老师的功力,老师需要十分了解练习者的身体状态,顺着她的呼吸,跟她很好地配合后,才能帮她把手抓到脚。这一系列的描述听起来不复杂,看起来也会较为流畅,但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懂得其中的心酸与喜悦。
感谢Vicky的分享,让我对后弯有了全新的认识,那是一种打破常规、逐渐深入到后弯本质的洞察,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