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患者膝关节都会有发热、肿胀、疼痛的情况,排除感染,这些都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而且一般会持续到术后半年或更长一段时间,除此之外,术后的康复训练过程中也会产生这种情况。对此有没有处理办法呢?答案是有的。我们可以通过冰敷来减轻和缓解这些症状。
冰敷原理在于:
一,持续冷刺激对周围神经传导的阻滞作用,在温度降至1℃时,感觉神经受抑制,从而起到镇痛、麻醉效果。
二,冷疗改善周围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肿和渗出。
三,冷刺激降低皮肤及局部组织温度,可使组织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炎性介质活性降低,从根本上降低炎症感应,减轻红肿、热痛反应。
下面内容非常重要,请您瞧仔细!
冰敷材料准备:居家推荐以下两种冰敷方式
1.化学冰袋法,一般以硅胶冰袋常见,可以从医疗机构或网上购买,价格也比较亲民,平时可直接放于冷冻室,因冷冻室温度较低,使用时该类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为防止冻伤,冰袋取出适当塑形后需要薄毛巾或其他软布适当隔离后贴敷于患处(一般体感是冰冷刺激一点点渗透到患处,而非直接刺骨的冰冷感觉,说明衬垫合适),为了保证效果,可以将冰袋用弹力绷带包扎加压固定,同时又起到有效隔离外界环境与冰袋的热交换,从而保证了冰袋的有效温度。一般可准备2个,交替使用,而且该类冰袋也可以日后当做热敷袋来使用。
2.冰水混合物法,居家借助冰箱,用冰盒制作一定数量冰块,选取质量较好的保鲜袋或冰敷专用冰袋,将冰块和水以1:1的比例混合放在保鲜袋(或专用冰袋)中,一般容量达冰袋2/3满,排尽空气后,可直接贴敷于患处,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也可以取薄毛巾适当隔离冰敷。此法居家方便制备,使用安全,如外出可以直接去麦大叔或肯大爷家要一“杯”加冰大可乐(杯子换成袋子,多加冰)就搞定。
PS:冰袋使用后塑料袋不要随意丢弃,水要充分利用,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啥时冰敷?:
手术后,除了棉花腿包扎患者外,都可以在术后有疼痛、肿胀、发热反应后及时冰敷。另外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和结束后也要及时冰敷,将不适感控制在最低水平。
该冰哪?
一般以疼痛、肿、热最明显的部位为中心进行冰敷,期间可以适当移动从而实现整个关节的冰敷,膝关节置换术后一般以大腿远端两侧疼痛、胀、热最明显(下图)。而在去除敷料,伤口拆线后伤口及伤口周围炎症反应也比较突出,可以重点冰敷。
冰敷要注意点啥?
时间,一般总的冰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一般可2-3小时进行一次,如果肿胀、疼痛、发热明显,可每隔1-2小时冰敷一次。切记每次冰敷时间不宜过长,过长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结果适得其反。
贴服性,无论硅胶冰袋法还是冰水混合物法使用时都要考虑贴服性,都要让冰袋充分与炎症组织很好的切合,这样冰敷的效果才能直达患处,因此硅胶冰袋使用时要依关节形状适当塑形,冰水混合物法水和冰比例(1:1)以及总量(容器2/3满)要合适,同时要排尽空气,冰袋扎紧摊开后呈平坦状为宜。
防止冻伤,一般使用硅胶冰袋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控制冰敷时间就可以有效预防。
防止污染伤口:使用时注意防止凝结水滴渗至敷料进而污染伤口,对于硅胶冰袋使用前要除去表面凝结的霜,冰水混合物法要擦拭干净袋子外面洒落的水即可。
冰敷后可以热敷吗?
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也就是冷疗和热疗作用时机和机理的问题。对关节置换来说冷疗后(4-6小时)是可以使用热敷(热疗)的,但是要有一个前提,尤其是在手术后和运动损伤早期(2-3天或一周内)如果可触及手术后皮肤温度、肿胀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好腿),这时不建议甚至要严禁热敷,因为这时组织炎症反应处于较高水平,热敷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反应。
而在手术后恢复期(2周后,运动损伤急性期过后)这时组织会处在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炎症反应也在一个低的水平,只是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产生一定反应,在冰敷结束后4-6小时可以适当热敷,本人经验一般推荐病人再入睡前或晨起适当热敷,前者夜间睡眠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恢复,后者增加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延展性对关节灵活性和活动度保持比较有利,综上,冷与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要辩证施治。如果您拿不准,安全起见可以使用冰敷,或是及时与邢大夫联系,获得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