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趴在地上看虫的时候,在头顶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就像我看虫一样,在悲悯地看着我——这样的文字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反正我是立刻有点“三体”附身的感觉。再看这本书的上架建议——摄影艺术·散文,某种意义上讲,大量的昆虫插图纤毫毕显,确实能让读者享受到摄影艺术带来的美。有必要介绍下本书的作者——朱赢椿,现任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设计或策划的图书曾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并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这本《虫子旁》是朱赢椿的观虫日志。我却认为这是本童书,既是给孩子看的,也适合成年人,它的文字或者说文字背后浮现出的作者(也就是观者)的心灵的纯净美更令我等读者享受。确实,在我们忽略的地方,还有可能不止一个精彩的世界,比如那只等待日出的小蜗牛——
小蜗牛渐渐长大,它不愿像其他老蜗牛一样,总是待在墙角和烂菜帮子上,一辈子不敢抬头见阳光。
小蜗牛摸索了一个晚上,总算爬到菜园里最高的叶子上,它就是想看看日出,看看日落。
可今天是阴天,太阳一直不肯露脸,小蜗牛依然很有耐心地等待着。
中午了,一只绿头苍蝇从头顶飞过。小蜗牛竖起两只长长的触角,紧盯着苍蝇飞翔的身影,直到它消失在空中。
小蜗牛感动非常新奇,无比羡慕。
小蜗牛很笃定这就是传说中鸟的模样。
傍晚了,小蜗牛还是没看到太阳。
但它一点不后悔,今天,它亲眼看到了一只“大鸟”的飞翔。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忍不住哼唱之余,对着这个小故事,不,是小蜗牛的世界,露出了大大的笑脸。
不厚的一本书,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摄影图片,领略到纯净的文字世界,知道“”那么多虫子旁的方块字,真好。
还有,通过“多抓鱼”APP,这本曾经在两个小朋友的手上兜兜转转的书,再来到我这个大朋友的身边,真好。
PS:随园书坊有那么多虫子?
再PS:怕虫子的人就不要看这本书了,有些细节太清晰了。如果能克服生理的不适,这真是本不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