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听的第三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则寓言《杞人忧天》。本单元的能力训练点是学习快速阅读,练习展开联想和想象。
首先回顾课堂流程:
一、导课:用“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简单导入。
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列子,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情节。
3.探究本文寓意,得到丰富启迪。
二、教学铺垫
1.填写列子小档案,以此了解作者。
2.了解作品《列子》,道家经典著作,多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三、自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解决生字词读音。
3.自读课文,结合注释,读懂全文,勾画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学,质疑: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奈何忧崩坠乎?
老师启发其他学生翻译,老师补充。
4.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老师问:题目中哪个字最关键?
学生:忧。
5.抓住“忧”字理清情节,读懂故事。
按照“为何而忧——忧成何状——谁来解忧——何以解忧——是否解忧”的顺序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原句并用白话翻译。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
晓:{天,积气也,不会塌;日月星宿,有积气也,不会坠;地,积块也,不会坏。
大喜。
6.抓住“忧”字,分析人物
讨论故事内涵;
分角色朗读(自由结合,练习3分钟)
两组展示。
老师评价:好像还少点什么?感情没读出来。
让学生想象人物的语气和神态。
学生回答:杞人担心、着急;晓之者热心、有耐心、好心,但又无奈。(落实本单元的阅读策略,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老师追问:讽刺了哪些人?
学生:讽刺那些为不必要的事情过度忧虑的人;要消除不必要的疑虑……
老师: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老师启发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试图探究现实意义:从此人身上发现了什么闪光点?
学生回答:心胸宽广,爱思考,忧患意识,敢于提问题。
老师联系地震、陨石撞击地球等现象,教育学生应该懂得居安思危。
接着我们进行教学评价。
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表述明确;老师有积累意识;敢于尝试让学生质疑,以学定教;设计新颖,如列子小档案,分角色朗读等。
课堂上老师讲得多,碎问碎答过多;牵引的多,自然生成的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牵强,“教文”与“立人”应自然融合;教学思路不够清晰,围绕“忧”字贯穿课堂的始终会更好。
最后从备课的角度说说教学建议。
短文与浅文都不好教,执教老师选择这一课需要勇气。《杞人忧天》这篇文章能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多,要真正做到浅文深教,长文短教,教师备课时需把教材读“厚”,课堂上需把教材教“薄”。备课时不妨用“八问”这样梳理:
一问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文体特点):
《杞人忧天》是一则益智寓言,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文短意丰,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二问这是写什么的文章(内容和主旨):
文章写杞人无端担心天崩地陷,自己无处可居,于是寝室难安,经过晓之者劝导,终于释然的故事。列子用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顺其自然,不要庸人自扰。
三问文章为什么而写(写作动机和背景):
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希望平民百姓不用考虑那么多事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杞人忧天》就是在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列子用讽刺的手法告诫人们“要顺其自然,不要庸人自扰”。
四问作者是怎样写出的(语言和手法):
文章的情节基本以对话构成,文短意丰,逻辑严谨;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表现杞人的自寻烦恼和晓之者的热情乐观,增强了讽刺效果;用词准确传神,精炼生动。
五问文中最能体现语言特点、手法特点的关键处在何处(教学聚焦);
1.传神字词:
“大喜”是非常高兴的意思,“大”字用得好,起修饰作用,极言杞人听了晓之者劝导后高兴的程度,既精炼,又传神。
“舍然”用得更好,“舍然”是“消除疑虑的样子”,用在“大喜”前,把杞人疑虑消除,心情放松的样子刻画出来。两个词连用,语言简洁,表现力强。
2.对比手法: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喜”和“忧”形成对比,通过前“忧”后“喜”的对比,更加突出杞人的自寻烦恼和晓之者的热情乐观。
3.对话描写:
通过对话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写杞人的“三忧”和晓之者的“三劝”,一个悲观者和一个乐观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4.情节结构:
这篇寓言篇幅短小,情节完整,有起因、发展和结局。
5.寓意深远: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
六问编者为何将它放在这个单元(编者意图和单元目标):
本单元是联想与想象单元,选编课文体裁多样,童话、神话、寓言故事、现代诗,四则中外寓言出于假托却入情入理,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对今人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这些富于想象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七问今年教读这篇文章最大意义是什么?(社会价值);
这则寓言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对今人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这些富于想象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八问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是什么?读不懂的是什么?(学情预判)。
学生能读懂情节与寓意,读不懂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不知道多角度理解寓意。
基于以上问题,充分提取课文教学资源,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
抓住“忧”字:理清情节,读懂故事;分析人物,理解寓意;展开辩论,明确现实意义。
按照“为何而忧——忧成何状——谁来解忧——何以解忧——是否解忧”理清情节,读懂内容;给出多个角度,通过选点品析训练学生的语言学用能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小辩论,明确本文寓意与现实意义,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