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红楼梦》,对其中一段故事颇有感触。
王熙凤和尤氏,一个是荣国府的掌权奶奶,一个是宁国府的当家主母。
作为妯娌,两人平时互相扶持,互通有无,遇到丧葬、祭祀等家族大事更是齐心协力。
两人也彼此懂得。
每次尤氏来荣国府,一定要到凤姐房中小憩,说说心里话。
凤姐生日时,贾母特地请尤氏来主持,因为只有尤氏才懂怎么能让凤姐高兴。
她们如知心好友一样,一起感叹当家的为难,痛骂奴才刁恶,吐槽亲友的难缠。
可当凤姐的丈夫贾琏,在贾珍父子的鼓动下,偷娶尤氏的妹妹尤二姐为外室时,尤氏却选择了沉默。
她很清楚,贾琏移情别恋对凤姐是莫大的伤害,也清楚一旦尤二姐生子,将给多年无子的凤姐带来巨大威胁。
可她也同样清楚,一旦她向凤姐通风报信,就会得罪丈夫贾珍和继子贾蓉。
而这两人,是她人生全部的依仗。
在自己的利益面前,她果断舍弃了与凤姐的友情。
事情败露后,愤怒的凤姐先是到宁国府大闹,让尤氏丢尽了颜面,又害死了尤二姐。
两人的关系,也由此破裂。
曾经我看不明白,为何昨日亲密无间的人,隔天就形同陌路?
步入中年我才慢慢发现人际关系的真相——它们通常建立在利益往来上,而不是单纯的喜欢或者讨厌这么简单。
当切身利益受损时,分道扬镳,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猛将多隆阿,原是曾国藩的得力干将。
但湘军攻克安庆后,他即刻与曾国藩一拍两散,没有丝毫留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攻打安庆时,多隆阿负责打击救援部队,日日浴血拼杀。
曾国藩弟弟曾国荃则负责包围安庆,安庆城内没有重武器,他的围城战打得格外轻松。
可到城破论功行赏时,曾国藩却在上报中偏袒弟弟。
最终曾国荃被封江苏布政使,距封疆大吏只有一步之遥。
多隆阿却只得到一个云骑尉世职,与战前几乎没有区别。
曾国藩偏心,让多隆阿心寒不已。
他看不到出头的希望,转投湖广总督官文。
最后,多隆阿在西北立下赫赫军功,官至太子太保,得以封妻荫子。
多隆阿愿意追随曾国藩,是希望在曾国藩这一展宏图,争得名位。
可他拼死拼活,可最后却为别人做了嫁衣,心中愤懑不平,自然弃之而去。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
人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利益,狐狸尾巴整个出来,谁也不要笑谁,都是一个样。
逐利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法则。
当你看清了这点,就不会对人际关系的变化而感到惊讶,也能更理性看待周围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