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认知盈余?
这要从自由时间说起。当社会步入工业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后,人类开始有了自由时间。一个受过教育或有特殊技能的人,如果适当利用这段自由时间,即可产生不弱于工作时间的价值。而庞大的潜在人群,在机会和分享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便利的工具和新颖方式,发掘利用累积起的自由时间,则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与效应作者称之为认知盈余。
二、工具赋予可能性
我们拥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原材料,以及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便捷、随处可用的工具,这是认知盈余发挥作用的土壤。虽然并不是这些工具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工具赋予了我们行为发生的可能。
三、无酬的动机
动机分为两大类,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能让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也就是热爱“热爱”本身。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那个结果。
内在动机是一张包罗万象的标签,把人们可能从一项活动中获得的或基于活动本身的回报所造成的各种激励因素聚集在一起。德西把两种内在动机标注为个人的:自治的愿望(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和有胜任感(能够胜任所做的事)的愿望。
结合《内在动机》这本书的知识,促使一个人激发他的内在动机是能够促成他长久改变的根本因素。而金钱,奖励,威胁等形式只能去弱化内在动机。
四、活跃者为我们创造机会
拥有时间、工具和动机之后,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这个东风就是机遇,那么机遇从何而来呢?一些活跃的先行者的探索和创造就是其中的答案之一。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的先行者,我们给彼此创造机会。
五、创造慷慨文化的时代
文化是驱动人们产出认知盈余的另外一大动力。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拥有无可替代的深远影响。而我们现在则处于一个创造慷慨文化的时代。
六、从公用价值到公民价值
我们可以利用共享的认知盈余,我们可以建立许多无形的学院,为创造更多公共价值和公民价值工作贡献。然而,公共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需要其核心参与团队的承诺和辛勤努力,还要求团体进行自我治理,限制娱乐元素干扰,专注处理复杂的任务。完成这一工作的过程并不容易,也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我们作为人类,无可救药地想满足个人的需求,又想实现集体的效率。全心全意为社会或公众服务的团体很难长久维持。如何创建和维护这样的群体,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这本《认知盈余》是属于深层次的学术著作。我们得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它那些内在的驱动力来自哪儿,这从原理上让我们认识互联网世界和新的发展方向。
而通过这本书的介绍也能让我们更好的看到樊登读书愿景:每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的背后也是一种公民价值
而要达成 帮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的目标 也需要更多的活跃者一起在慷慨的文化中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去不断的实践。
推荐你也一起来阅读这本《认知盈余》思考你的空闲时间可以做哪些创新和创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