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遇到问题就找父母,他们那时候在我的眼里就像超人一般,无论什么问题他们都能帮我解决,还能安抚我的情绪,把我保护地好好的。
慢慢长大,青春期开始有了秘密,朋友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她知道我的每一任对象,了解所有吵架的原因及分开的缘由,那时候她总能站在我的身旁为我义愤填膺,和我站在统一战线。
渐渐地,我们进入大学,进入社会,进入婚姻,还是忍不住会向家人和朋友诉说自己的苦楚,但父母会说,日子都是这样的,工作都难,生活都不容易;朋友会说,都结婚了,还是先想想怎么把日子往好了过吧;组成了家庭肯定要磨合……
不知何时开始,身边人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和嫉恶如仇慢慢被妥协或者逃避取代,它们成了面对问题的基调,倾诉之后可能还会再来一波对我的冲击,父母会念叨“你知道我这些年有多不容易了吧,你现在懂了吧”;和朋友最后的结语是“哎,大家都很难,想开一点,大家其实都没有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
这样的论调和对话对我来说无益,我甚至会产生父母的不易是由我造成的愧疚感,给朋友添堵的抱歉,我的问题和情绪并没有得到释放和解决。
我只知道现在的我就是不开心,我不舒服,我需要释放和疏解。现在我会通过文字的方式写下来,梳理自己的情绪,慢慢发现问题出现在哪里。或者注册一个树洞软件,去向陌生人诉说自己的苦闷,意外地总能得到很多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