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读:
糖和毒品类似,极易上瘾。这绝非耸人听闻!吸毒是违法的,但含糖的食物却唾手可得
一、食物含糖量
糖,不仅仅是白色甜味的粉末状物体。事实上,人们85%的糖摄入其实都来自加工食品
如果不够直观,看下图
我们早已经淹没在糖的世界里了
孩子表现好,奖励一颗糖
饭后意犹未尽,那就来个“甜点”
疲惫的时候,来杯香飘飘
运动后喝可乐
下午茶吃甜食
....
二、吃糖太多的危害
糖的摄入早已超标,那么吃糖太多有什么坏处?
1.死亡风险
每天喝一杯甜饮料,心脏病风险升高16%
糖占比每高10%,心脏病死亡率提高 30%
糖占比每高25%,心脏病死亡率变 3倍
2.相关疾病
肥胖、内脏脂肪堆积、细胞老化、痤疮、疲惫、注意力分散、龋齿、胃胀、反酸、糖尿病、脂肪肝、偏头痛、阿兹海默综合征、癌症……
三、糖会上瘾?!
举个例子
周五晚餐后,饱饱地坐在沙发上刷剧,晚上八九点钟,突然想吃楼下炒菜馆的西蓝花回锅肉套餐了,一想到明天就是周末了,好开心,给自己放松一下,于是飞速下楼点餐,怕一份不够吃,索性点了三份,回到家一顿狼吞虎咽,一集电视剧没看完就都吃完了,开始后悔,大晚上的我吃这么多西蓝花和回锅肉干嘛....
是不是觉得例子有点生硬?那好,把“回锅肉”换成“巧克力”,把“西蓝花”换成“抹茶蛋糕”,再带入例子看看,是不是毫无违和感了~
因为,一般人通常不会吃肉上瘾、鱼上瘾、西兰花上瘾、鸡蛋上瘾……但很多人会在巧克力、蛋糕、饼干、冰淇淋中无法自拔,吃得停不下来
四、糖瘾的症状
1.无抵抗力
路过甜品店、奶茶店、冰淇淋店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分泌唾液,但你肚子压根就不饿
2.无法集中注意力
你会在糖瘾来临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满脑子都是你下一顿高糖或高淀粉的大餐,而且这种食欲不是生理上的饿,只是馋
3.找借口
总是会对自己说“今天就放纵一次,但一定是最后一次了,从明天开始,我再也不吃甜食了!!!”,然并卵,同样的事情在几天后会重复发生
男人的戒烟和女人的减肥,永远都是“明日复明日”
4.狼吞虎咽
你吃东西容易狼吞虎咽,不会停下来细嚼慢咽品尝食物的味道
5.食量比周围人都大
你总是吃撑了还是继续吃,尤其是甜食,完全停不下来
6.偷偷吃
你有时候会躲起来偷偷地吃零食,因为羞于让家人或朋友发现你惊人的食量
7.情绪性进食
常被一些负面情绪影响,并且用吃甜食的方式安慰自己。这些情绪包括:焦虑、压力、愤怒、空虚、孤独……
当然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开心了吃个甜食庆祝下,不开心了吃个甜食自我安慰下,这不是情绪性进食,就是为了单纯地吃甜食,情绪什么的其实无所谓
8.内疚感
吃完甜食后会感到无比后悔和自责,于是决定从明天起开始“节食”,和自己的自控力做斗争,但通常持续不了几天又会犯糖瘾,结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恶性循环
五、糖上瘾原理
论起糖上瘾的原理,还要从人类进化说起
人类这个物种,为了在进化中生存下来,“吃东西”和“做爱”这类生死攸关的事情,必须深深刻在咱们的基因组里,并且能够对大脑产生刺激,以便帮我们形成生存的本能
于是我们进化出了大脑奖赏的系统:
1.初始过程
当我们做了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时,一束叫做“腹侧被盖区”的神经元会活跃起来,并且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向大脑的“伏隔核”发送信号
大脑的伏隔核和前额皮层是紧密相连的,它决定了我们的各种运动,比如决定我们是否要再吃一块美味的抹茶蛋糕
除此之外,前额皮层也会激活我们的荷尔蒙,告诉我们的身体“哇,这个蛋糕真好吃!我以后要一直记得蛋糕的美味!”
当大量分泌的多巴胺劫持了你的注意力时,大脑只会想如何获得或重复那个触发它的东西,也就是糖,这时我们就展现了自己最敢于冒险、最冲动、最失控的一面
2.行为自发
当我们重复这种行为很多次之后,大脑的结构就会发生改变:
传递奖赏信号的功能会越来越强,神经传导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从而让这件行为越来越简单,导致到后来我们根本不需要去特意思考,就能完成这件行为,使它自动发生
这种现象在医学里被称作“神经可塑性”
3.瘾症产生
这种大脑随着时间和经历逐步形成的、潜意识的、条件反射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糖上瘾”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有同样的“奖赏效果”。大部分的人更偏爱甜味,是因为甜味代表糖含量高,能够迅速升高血糖,储存为体脂肪,帮助我们对抗饥荒
4.恶性循环
时间越长,多巴胺受体就会变得越来越对糖不敏感,也就是产生了“多巴胺抵抗”
这意味着:上瘾时间越长,为了达到同样的愉悦感,你需要的糖量也越多
总结:糖上瘾的人,是大脑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条件反射,让你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不受自己控制,其实你是受你的“瘾症大脑”所控制
糖上瘾不代表你是个坏人,没有自控力的失败者,这只能代表你的大脑通路被过去的某种习惯改变了……
【免责声明】该账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作为科普知识分享,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不同类型的饮食方式和健康观点,填补相关中文资源空缺。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状况不同,本账号的内容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请大家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