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十二点睡觉
早上四点醒来
四点四十起床
五点二十出门
五点五十五到家
六点四十出门送孩子上学
七点十五分到家
七点三十五分出门
七点五十五到单位
昨晚吃得太饱了
今天早上肚子还是不饿的
感觉早餐都可以不用吃了
吃些银耳汤就行了
但是,孩子和他妈早上要吃些什么呢?
我该买什么给他们当早餐了。
那我中午要煮米饭吗?要洗青菜吗?
刚刚听到茅台在扒他的猫砂盆
现在要出门了
今天早上18读,
天气预报是晴天,
刚刚响起空气炸锅到点的声音
才想起我炸了一些锥栗
早餐我可以吃锥栗
昨晚有个吃得小吃偏油腻了
早上估计可以看到日出
刚刚看了手机
6:11分的日出
可以我5:55分就得到家了
看不到日出
也许可以看到些美丽的云彩
1.
今天十五
早上起床烧香
下楼烧金
2.
晴天6:11日出
5:50的彩霞已经初具雏形
路灯还在亮着
路上行人不多
微微地凉爽
3.
昨天晚上孩子妈妈炖的银耳汤
早上看来还不错
早餐银耳汤、寿司和烧卖
还有早上刚空气炸锅炸的锥栗
6:45开车
7:02到校门口
今天更换了下车点
直接到校门口
然后往前直开从另一个路口驶出来
这样也是很顺路
时间差不多
但是省去了掉头的步骤
还有一个比较危险的红绿灯
7:20停好车
7:24到家里
7:35出门上班
7:57到科室
送孩子上学一到家
茅台就到门口等我开门
一进门都在脚边一直蹭着
还发出高亢的大声的喵喵
我看了下猫槽还有猫粮
就拿起梳子给它梳毛
感觉好像不是很符合它的需求
一转身
发现它蹲在孩子妈妈放门口
尾巴擦着地板摇摆着
扭头看着我
眼睛用余光撇着我
看来是在等孩子妈妈给它好吃的吃了
早上阿姨要来打扫卫生
刚刚我给她开门了
吃完早餐上班去
“不读书法”的读书方法
就是读书前
控制自己不要一头扎进书里
而是适当地跳出书本来
进行思考
思考自己为什么想读这些内容
这些内容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或者作者可能怎么组织材料来阐述
这样的思考
可以在翻开书本一头扎进去书里前的30秒内就行了
因为之前没有读书前思考的习惯
得慢慢来
从思考30秒考试
再看书
今天在中文阅读前有思考30秒
回想了之前阅读过的内容
看看还能够记得多少
再次翻看下书名和目录
思考下这本书的结构是如何的
“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就是提醒自己
读书是种学习
有时候思考也是另外一种学习
有时候自己反倒能够从自己的思考中学得更多
从自己的思考中学习到的
很可能就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
有时候也会突然变得是种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