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说你用很多的时间去做功课,功课会进步这是加法,这个加分的比例越来越弱。而读经呢?用一段时间读经,他的成果是乘法,读经对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性情的陶冶,其效果是很快速的,读经长进之后,再回头过来做其它的学习,做学校的功课,就非常简单了。所以刚才才说用十分之一、二的时间精神,就可以把学校功课完成。那些功课也不必老师教,因为私塾是混龄教学,而老师最主要的工作是教读经,其它的功课只好让学生自己做。
凡是自己做功课,每个孩子都非常高兴,因为从他自己心里明白过来,所以高兴。功课的进度怎么安排呢?没有一定进度,每个人做到他不会做的地方停下来。每一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聪明努力了,做到哪里算哪里,有的人比一般同龄的孩子超前,有的人落后,你都不要急,急也没有用,他在不能做的地方停下来,等他再长大一个月长大一年,他自己又可以前进一步,这才是真正的合乎人性的教育。现在我们体制是一刀切,全国同龄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年级,都学同样的教科书,都做同样的数学题。这是人间极大的笑话,这是违背天理违背人性的安排,怎么会有这种制度呢?很奇怪的啊!所以我们现在的孩子在体制学校里,聪明的,被压下来了,你出头老师就给你斩头,让你能跟庸俗的孩子在一起;不够聪明的呢?老师就给你拔起来,叫做揠苗助长,本来想让你跟上脚步,结果当然跟不上,白白这个苗被拔死了。
读经教育,便没有这种缺点。如果体制学校的老师教读经,可以统一进度,虽然有的会背了,有的还不会背,全体再多读几遍也没关系,因为会背的再多读几遍,越读越熟,也不会障碍他。这种经典不是读一遍两遍,也不是读十遍百遍,这种经典是“读他千遍也不厌倦,读他的感觉像春天”!(鼓掌)所以聪明的孩子不会被浪费。而跟不上的呢,全班都会背了,往前进了,他还不会背,他也往前进。这也是没有关系的,他只要读熟了,不会背,也有用,甚至只读一两遍,也有用。而那种有用,是现在有用,将来更有用。因为一直诵读的结果,纵使不会背,也正在增进他的脑神经发展,他也会渐渐聪明起来。所以跟不上程度的孩子,跟着走;已经超前的孩子,也跟着走,都不会有障碍,这就是读经的奥妙之处了。
如果是在私塾呢,我们要求读经的堂主和老师,心思要更活泼,要尽量“因材施教”。对年纪比较小或刚进学堂的学生,应该统一进度,带读或齐读。但一面要注意考查,看哪些孩子读了半年一年,或一年两年之后,有自修能力了,可以自己读经了,老师就要持别挑出来,让他们自己读。这种班级,叫“自读班”。十个二十个或三十个五十个学生在一班,都没关系,老师依照每个学生的能力,派给各人每天的功课,每个人读自己的书,有的读《论语》,有的读《孟子》,有的读《易经》,有的读《诗经》。同样读《论语》的,有的读到第五篇,有的读到第八篇,都没关系。如果你进到私塾里面去,满屋子读经的声音,此起彼落,一时之间你也听不出谁在读什么,闹哄哄的一片,但是这种闹哄哄跟市场上闹哄哄不大一样。读经的声音虽然闹哄哄的,但是你却反而有一种宁静的感觉。因为所有的孩子心里都是定静的,我们若问他:“孩子啊,你现在读《论语》,你右边的同学在读《孟子》,你左边的同学在读《易经》,不会干扰你吗?”他会说:“我读《论语》就读《论语》啊!我只听到我在读《论语》,我没有听到其他的声音。”
其实,他并不是没有听到别人的声音,是听到的,一个读《论语》的孩子,他也听到右边的人读《孟子》,也听到左边的人读《易经》。他会背《论语》了,开始读《孟子》的时候,他会觉得好像读过一样,后来读《易经》的时候,也会觉得似乎很面熟。这就是儿童的学习能力,大人为什么没救了呢?大人不能这样学习了。大人在那种“吵杂”的读书环境中,一定要捂着耳朵,埋着头,暗示自己──“我是在读《论语》,我是在读《论语》!”(众笑)孩子不是这样的,你如果到学堂,看到那些孩子读书的神情,倾听他们读书的声音,你会非常喜悦,你会感受到这里充满了人间的希望,充满了天地的光明。所以我很喜欢去看私塾的孩子读书,那是人间的美景啊!(热烈鼓掌)
这种“自读班”,固然是个人读个人的,但老师还要管一管,至少老师要知道他的进度,不要让他怠惰了,每个人进度不一样,有的人一天可以背1000个字,有的人背800个字,有的人背500 个字,最少一天可以背300个字。在学校里面考试都考0分的孩子,到这里来,一天他至少可以背100个字,他也会长进。所以学校里面功课落后的,到了学堂读上半年一年,再放回去学校,往往都成为佼佼者,因为他的脑神经受到良好的刺激,他聪明起来了,而且心定下来了。一个人聪明又能够沉静,他就能够读书。不聪明不能读书,聪明而不沉静,也不能读书,只有聪明加沉静,才能读好书,读经正是培养一个孩子聪明又沉静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