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问:网友学古用今对《「阳明社会」“阳明心学”到底藏着什么谜底,后人如此趋之若鹜?》发表评价:“心学真谛乃是体会圣贤之道,岂是简单的追求内心安定?阁下不懂阳明。”伯父,您对此有何建议?
伯父答:网友学古用今,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提出不同意见。这里,让我再解释一下。圣贤之道是什么?是天地运转法则。知道了这一点,内心自然安定。如此说来,心学真谛,难道不就是追求内心安定吗?所以,您说的体会圣贤之道,与我说的追求内心安定,其实是一码事!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侄儿问:“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王门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心学宗旨的总结。但世人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却是众说纷纭;就是阳明在世时,其弟子们已是各抒己见,而分成几派。伯父,能不能给大家解析一下“王门四句教”?
伯父答:这“王门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她既是一种做人理念,也是一种行动指南,日本人称她为行为哲学。而我认为,更准确地说,她应是人本哲学。因为她既有先天义,可达顿悟的化境;也须后天功,渐教渐悟。让我来讲讲“王门四句教”的基本含义: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是讲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她是说良知主宰万物,与天地万物相依存。良知作为心的本体,无所谓“善”,无所谓“恶”,光明如镜。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是讲阳明心学的人生观。她是说要想扬善避恶,必须端正意念,做到知行合一,倘若有人意念一发动,那就是行动。据此,我们可以说网友泛海5评论“啊啊啊吧啦······”,也是知行合一。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是讲阳明心学的价值观。她是说良知人人都有,但良知容易被私欲所遮蔽。“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明此理者,必会努力地去致良知。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是讲阳明心学的方法论。她是说为人处事要扬善避恶,有善无恶,才能做好人、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