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散读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跟随余老的文字,走访那些未曾蒙面的历史名城,感受其背后厚重的历史和精彩的人文故事,也享受余老文字的优美与深刻。
今天读“西域喀什”一文,了解喀什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一开始,余老没有单刀直入去写喀什,而是从一个历史学者的设问:如果生命能够重来一次,最希望投生何处?从而引出汤因比的答案,中国古代的西域。
是什么让著名的国外的历史学家,如此看中这块位于中国边疆的地方呢?
余老就从历史学的眼光,分析了古代喀什,作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汇聚交流融合之地的条件和原因。让我们了解了喀什的历史传承和曾经的繁华,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旅行家、探险家、行脚僧、商贸者,匆忙者穿行在者繁华的古城。
在古代,从“西域都护”班超开始,多个宗教就在喀什的融合发展。最主要的有佛教和伊斯兰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喀什后,都经过了几百年的磨合,佛教进入中原大地,发展成为几大主要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到现在还是当地的信奉的重要宗教。正是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才会收到全世界历史学家的看重和偏爱。
在近代,喀什作为沙俄和英国争取的战略要地,从而有了十九世纪末,两个帝国在喀什地暗中较劲的故事。
视线拉回到现代,审视喀什在当下的历史地位,在形态和气度上还是最让人震撼的。
通过余老的文字,让我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喀什。通过文字,自然流淌出的,是当地的深厚历史,伴随着历史的发生的有趣或深刻的故事。而能把这些历史和故事串起来的,就是余老深邃的思想。
余老就像是历史的旁观者,清楚历史上在大地发生的历程和故事,这得需要多少的知识积累啊。而优美的文字和聊天式的表达,也显示了深厚的写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