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落蓮成 思想盛宴 10月13日
【摘要】:
《观经》为净土宗正依经典之一,文甚奇特,义最幽玄,古来注疏者甚众,然诸师多执于定散二善,不明三心至要,未透彻佛意。
善导大师著《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以三心通摄定散,以念佛总摄三心,万行皆归一向专念,幽意至显,本愿称名之净土宗旨,即如皓月当空,朗然大明。
今略取善导大师融合三经对《观经》中“三心”之释文,以经论为据,从大师释义之纲目,探赜大师彰弥陀救度本怀,直示法门宗旨、肝要之深义。
一、世尊本怀
世尊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应化娑婆,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广开解脱之门,惠以真实之利。
因众生根机不同,应机说法,随缘示教,故方便多门,法华导三归一,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因其“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未得究竟之利。
《无量寿经》则显彰世尊出世之本怀,言: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真实之利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救度众生,然核求其本,皆源于第十八愿之念佛往生愿,更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弥陀已成正觉,于今十劫,十方念佛众生,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弥陀本愿,三根普被,五乘齐入,乃至一念,具足无上功德。真实之利,无过于此。
故世尊慈悲哀悯,为当来经道灭尽之众生,特留此经,独流通于万年三宝灭尽之时,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世尊诸佛,皆乘弥陀第十七愿“诸佛咨嗟”之悲愿,悉皆称扬赞叹弥陀一佛,宣扬弥陀救度之法音,令十方众生,究竟得闻弥陀名号,易得往生。
故世尊无问自说,于《阿弥陀经》中,为娑婆世界五浊恶世说此难信之法,更有十方诸佛舒舌证诚,皆显诸佛兴化正意,唯在净土。可谓“三世诸如来,出世正本意,唯说阿弥陀,不可思议愿”。
《大经》既言本愿根源,又顺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后,开三辈众生,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往生彼国;《小经》则为归结,唯赞“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之行,显明往生一生补处之大利;
然因第十八愿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慈悲方便抑制,加之三辈皆有发菩提心,世尊为显彰弥陀别意之弘愿,于《观经》中就法门摄机而展开,可谓大悲之极唱。
世尊顺韦提夫人之请,初开定善十三观,由假入真,由浅入深,以应定善根机;又因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又自开散善一门,以应散动之机,但以修三福为主。
定散二善,摄圣道四摄六度,乃至八万四千行门,然摄机未尽,仍有既无力凝心修定,亦无力废恶行善者,如破戒、十恶、邪见、阐提人等。
世尊又于散善文之下三品中,即为破戒、造罪,乃至五逆十恶之机,大开念佛往生之弥陀本愿,普摄一切根机,无论定散、善恶,平生临终,乃至一生逆谤阐提、大命将至、将堕地狱之机,齐归本愿,同称佛名,皆得往生。
流通分中,不付嘱定散二门,唯付嘱“持无量寿佛名”,废权立实,引众机悉顺佛愿,导归第十八愿,一向专念。
故知一代所说难行诸教,不论教门权实,不问说时先后,总为化前教,是为入净土门之方便,于《观经》中,彰显无遗。
因兹,五浊恶世众生,但能信佛本愿,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任何根机,皆可往生西方净土,快速成佛,获真实大利。
世尊悲心分分流露,弘愿层层显彰,如莲花渐开,莲子自现,此即世尊摄化至极善巧。
如是“广开净土之要门,显彰别意之弘愿”,示大悲普覆之益,有如夜来之香,弥漫虚空,处处可闻。可谓一代佛法之极唱,诸佛度生之心髓。
二、楷定古今
自世尊宣说净土教法以来,印度龙树菩萨首判净土为易行道,依阿弥陀佛本愿,称名自归,得不退转;
后天亲菩萨融三经义理于一体,著《往生论》,显“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之称名如实修行;
佛法东传,东晋慧远大师结集莲社,行般舟三昧,专修净业,开启净土信仰之先河;
后有北魏昙鸾祖师继承龙树、天亲二祖思想,著《往生论注》,开显难易二道、自他二力要义,阐明他力本愿宗旨;
隋唐道绰大师,继承昙鸾净土思想,遵二道二力说,著《安乐集》,大张净土教纲,结判一代时教为圣净二门,明末世众生,圣道难证,唯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至此,净土一法,盛传于世,蒙受光泽者,不可计数。
然净宗系统教相仍有幽隐之处未尽彰明,犹待时机开显。
时有各宗祖师大德建立自宗,大弘法化,又兼弘通净土,亦纷纷为《观经》注疏。
如摄论净影慧远大师《观无量寿经义疏》,
天台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
三论宗吉藏大师《观无量寿经义疏》,
然未洞晓三经之意旨,多依自宗教义诠释净土,更有错解三经要义之处。
隋唐之际,三论兴起,摄论盛行,三论宗师,以愿生净土为取相;
摄论释家,以唯由发愿而得往生为别时意。
如是别解别行,大妨净土之弘传,大障念佛往生一法,世尊本怀隐于末世。
时有善导大师,于隋唐佛教信仰澎湃之际,从无量光明土应化而来,依《观经》修行,得证念佛三昧,亲睹极乐楼阁、宝池等依正庄严,口念一声佛,则有一道光明,以其非凡气魄,为力挽宗风,显彰弥陀超世本愿,标心结愿,奋笔著疏。
其疏现存有五部九卷:《观经四帖疏》四卷、《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
《观经疏》为本疏,释净宗教义;余四为具疏,彰净宗行门。
五部九卷乃大师上承龙树、天亲、昙鸾、道绰一脉思想,集净土之大成,楷定古今诸师诸多谬误,细辨净土宗旨,开要弘二门,示真实方便;明专杂得失,显易往直道。
揭示“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净宗特色,导九品众生同信弥陀本愿,同归称名一行,念佛往生西方,同证光寿极果。
世尊出世本怀得畅,弥陀超世本愿得彰,净土宗因此而成为一蔚然壮观的独立宗派,大兴于世;善导大师亦因此而被普天之下共尊为净土宗实际开创者。
尤其《观经四帖疏》,大师融会三经之意,疏释《观经》要义,又特蒙圣僧指授、诸佛证定而作,则是净宗教理中柱,往生西方目足,直指弥陀肝心,畅佛救度本怀,贵重如经。
故大师于《后跋》言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
又言
“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
此疏重要,可见一斑,法然上人赞为“弥陀直说”,开宗立教,即独尊此疏。
故净土行人,欲明念佛往生心要,当依善导大师之疏释。
三、辨定三心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字字珠玑,文文句句理相同,尽显弥陀別意之弘愿,而其中之三心释,更是文句详实,透彻净宗心要。
三心出自《观经》“九品段”之初上品上生,言:
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此三心是净土真髓,行者心肝;是《观经》眼目,出离要道。
故善导大师在此句之前特置“经云”二字,举出佛言以显其重要,劝人信顺。
(一)三心正因
大师于此“三心释”之初,标言“辨定三心,以为正因”,明三心是往生之正因。
然诸师未解佛之密意弘深,不知三心之要,或执定善十三观为往生正因,或执散善三福为往生正因,大师此言“辨定”,“定”有厘定、楷定之义,故大师先简别三福非往生正因,《观经疏·散善义》之初,言:
从此以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
就此意中,即有其二:
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
“三福”出在《观经·序分》“六缘”之“散善显行缘”,
一为世福──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即戒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大师在此解三福,欲令人知“正宗分”九品本从“序分”三福而开,下文以九品合三福,据福善之机所行三福多少有无别出九品以为正行。
故云三福为因,九品为行;又《观经》言三福“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可知三福是诸佛成就佛道之正因,而此九品则是佛为散善根机之众生而开,非为往生彼国之正因;
大师又言不问罪福,专念得生——一切善恶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若以三福为九品往生正因,下辈三品皆一生造恶之人,三福无分,如何得往生之因?
《观经》以所行深浅而开出九品差别,彰“回心皆往”义。若论其行之初,未必为往生。如中下品机平生未曾见闻佛法,但自然行孝,临终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得生西方。
故大师释言:
以此文证,但是不遇佛法之人,
虽行孝养,亦未有心希求出离。
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
此人因劝回心,即得往生。
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为出离故行孝道也。
故知,三福非是往生之正因,则是世尊因韦提之请,“广开净土之要门”,亦广开众机,以三心摄之,导归別意之弘愿;亦显“抑止、摄取二门”之义,第十八愿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以三福抑制,先劝防逆谤之罪,亦有励劝行善之义,故《观经·散善义》言:“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
然“下辈三品”则是十恶、破戒、五逆之机,虽已造罪,亦慈悲摄取。世尊之悲智双运,尽显无余。
善导大师“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之真实义,合观《往生礼赞》之“三心释”,更是直接明了,毫无含糊,
文曰: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
知三心为净土行者之至要,具三心者,必得往生;
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不论机之上下、根之利钝,皆必须具足三心。
若不具足三心,无论如何万行精进,皆是徒然无功。
故三心为愿生极乐必不可少之最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