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老三放假的第一天,我们开了不算正式的家庭会议。饭桌上,我们一家五口,我说我们家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任何人都不把手机带到餐桌上。 我说今天我们一家都全了,除了在家替妈妈做饭,刷碗外,我门市上需要你们的帮忙,因为不是很忙,每天一个人去帮妈妈,你三个自己安排。三人很快达成一致。吃饭后刷碗的事最后落在了老三身上。人民内部的事,还是让人民自己解决。
我和老二之前在网上买的过年的东西,还有我要打扮自己书屋的东西都到了。吃过晚饭我们直接去干活,我感到了老大的不开心,主动要求她来帮忙。一边干,一边唠叨,下次谁买的谁干,喊我也不来了。满心的抱怨,说明天老三生日我也不给他过,我都没过过生日,凭什么让我给他过。你们欺负我没有自己的房间,一直在外面叨叨,说我在大家高兴的时候,说扫兴的话。人家生日呢?您有说是自己的苦日。这就是什么教育?您们做家长的就是喜欢这样,……我看到了老大一直对没有给她过生日耿耿于怀,我需要找个机会给她过生日,来弥补孩子的心里需求。说自己回家是休息的,不是给您们擦屁股的。看来我们行为影响到了她。
当我们遇到不好的行为时,都不要在行为上来解决问题,而要看到行为背后的情绪,不管在情绪这里找没找到解决的方法,都不要停留在情绪里,而是要看到情绪背后的认知,只有改变了认知才会有行为的改变。
今天,我和老三的谈话,我主要是想帮助他学习的问题,他主要是想把手机自己拿着,晚上晚交或者不交。我不同意但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我就先来到,他想去的地方。同意他今天晚上不交手机,然后让他同意以后每天晚上9.30交手机。我们意见达成一致,最后竟然把作业条拿出来,看看了一遍,我出来的时候,人家要先把试卷答案对完再玩手机。孩子们真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孩子人本具足,无需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