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E,让你的幸福指数超过99%的人(每日一省 191)

——《王纪琼130堂幸福家庭必修课》第四堂课学习笔记

全人教育:人是社会动物,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要解决所有跟人的问题。想把人研究明白,得知道人包括几个方面:

1. 生理

2. 心理

1)共性(心理过程):眼睛看到了外面的东西,感觉是认知的开始(认知过程)——启动认知后,于是有了情绪(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是有力量的,推动着你寻求帮助(意志行为过程)。往往是别人的某种行为或情绪让我们不舒服,我们一定要看到情绪背后的认知。能力强的人,认知能力发达,有了相应的情绪和行为。

当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行为的方法解决行为的问题,而应该上升到他背后的情绪的原因;当你找到了情绪的原因或找不到的时候,都不要在情绪这儿做过多的逗留,而应该上升到认知的层面;那么通过重建认知的方式,我们就能产生新的情绪情感,我们才能产生新的我们想要的行为。

如果知、情、行协调性比较高,你是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

【知】3+8=?孩子做错,不是粗心马虎,是不熟练的问题(调整认知)

【情】妈妈准备了一桌子菜,孩子回家就想出去打篮球。妈妈发脾气的出发点错了!对年轻人来说,兄弟的约定就是天。重新说:妈妈做了这么多饭,你要出去打篮球我不反对,你如果提前说,妈妈就不用做这么多饭,我可以少做点精致的点心你带出去和你的朋友一起吃。你现在一回家都说要出去,也没有提前跟妈妈说一声,一点不心疼妈妈呀(哭)。调整情绪,结果可能是孩子会道歉,会心疼妈妈(你发脾气的出发点错了)

【行】孩子犯错后,让孩子在错误里呆一会(失衡技术)

2)个性(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求、动机、兴趣、态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 社会功能(行为)

关爱孩子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开展。

【思考练习】

1. 从WPE出发,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2. 全家讨论一下,自己都有哪些角色,该怎样做人做事;

3. 提升“知、情、行”的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