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全歼王离军,而章邯败退至漳水南岸,深沟高垒,与项羽“隔河相望”。章邯趁项羽还在休整的时机,派遣司马欣急速赶回咸阳,汇报军情请求支援。
司马欣快马加鞭赶回咸阳后,立刻请求面见秦二世,然而他苦苦等了三天,没有任何消息反馈,连皇宫的大门都没进去。原因很简单,此时的朝政大权不在秦二世,而是在赵高手里,在除掉李斯后,章邯就被赵高视为眼中钉,司马欣作为章邯的代表想面见秦二世,赵高自然是百般阻挠。
吃了三天的闭门羹后,司马欣心中惊悚,他察觉到赵高已经起了杀心,害怕夜长梦多,司马欣连夜逃出咸阳,恐有追兵,于是乔装打扮一番,没走官道改走小路。果然,赵高得知司马欣逃出咸阳,马上派人追赶,只是追兵走的官道,司马欣就此逃过一劫。
回到章邯军营后,司马欣将情况一五一十的向章邯汇报,末了劝谏章邯说:“如今赵高大权独揽,如果我们击败楚军,赵高肯定会嫉妒我们的功劳,进而栽赃陷害;如果我们战不能胜,秦法严苛,赵高更不会放过我们。前有项羽,后有赵高,进退维谷,所以希望您仔细想想应对之策。”司马欣原是栎阳(今西安临潼)狱掾,项梁在关中地区犯法时被关押在栎阳县狱,项梁黑白两道通吃,有个哥们曹咎在泗水郡蕲县当狱掾,曹咎给司马欣写了一封信,外加金银珠宝,希望司马欣高抬贵手,于是司马欣重中从轻,轻中从无,释放了项梁,而且出狱之后,司马欣还为项梁摆酒压惊,因此司马欣与项氏家族有着非常不错的交情。如今,司马欣身为章邯的长史,耐人寻味的是,曹咎此时也是项羽手下的重要将领。所以,我们不排除司马欣在去咸阳之前,已经和楚军暗通款曲,毕竟身为秦朝干吏,他们都明白,“脚踏两条船”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司马欣暗示章邯与楚军求和,也是有缘由的。
听到司马欣如此说,章邯也是心惊肉跳,在章邯犹疑之际,诸侯联军中的大将陈馀送来了一封信,信中说:秦朝名将白起,南征楚国,北伐赵国,坑杀赵括四十万大军,攻城略地不可胜数,最终被秦昭襄王赐死。蒙恬作为秦朝大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数千里疆土,最终被秦二世赐死。如今秦国形势危急,赵高本人肯定也害怕秦二世将他以罪论处,那么他必然会罗织各种罪名嫁祸于您。所以咸阳城必有内变,您有功会被杀,无功也会被杀。当今大势,上天必会灭亡暴秦,而章邯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劝谏秦二世,在外您又失败相继,最终只能落得亡国之将的名声。为今之计,您不如跟诸侯合盟,一同攻秦,瓜分秦地,封侯拜将。
经过司马欣的咸阳之行,又看了陈馀的信件,章邯决意与诸侯军求和(其实也是打不过项羽),于是派出使者前往项羽军中。可是项羽的叔父在定陶之战死在章邯手里,如今大仇未报,项羽拒绝与章邯止戈息兵。接下来,项羽多次发兵与秦军交战,都把秦军打的大败,但是接连的胜利并不能让项羽高兴,因为此时军中粮草供应出现问题,诸侯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而此时章邯的处境更为堪忧,赵高和项羽的前后夹击让章邯感到绝望,章邯只能再一次鼓起勇气求和,这一次他派出的使者是司马欣。在范增和陈馀的劝谏下,项羽答应了章邯的求和。双方订期在南岸殷墟会见,举办受降仪式。“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从这点看可见章邯在内心深处对自己投降的行为是感到非常耻辱的。作为秦朝统帅,今日居然屈膝于造反的诸侯逆贼,如果不是奸贼赵高把持朝政,哪会有今天的耻辱呢?
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让司马欣率领归降的二十万秦军为前行军,直奔秦国的关中地区而去。至此,秦帝国最后一支有生力量也被击垮,再也无法抵挡诸侯联军的进攻,最终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