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教学虽有几个年头,但对类似体育加试或理化生实验操作考前复习备考心态和策略还是个小白。一节课中班主任老师的力拔扛鼎迎头痛批,给了我许久的愧疚和思索。且有如下几个想法。
站好自己的岗,越界关照事更糟。因下午理化生实验操作,这两节课本就来上着忐忑,加之邻班化学老师的临阵指导,让我也有些考试焦虑,思考如何精简课堂内容,给学学生些临阵磨枪的时间,也是对中考前第一场大考的支持。结果,不曾想考试战线拉得很长,大半节课了只开拔了十几个人,剩余人等似乎也有些按捺不住(不、是自己缺乏静气,徒为学生增添焦虑罢了),余留十几分钟拿出测试项目备考资料卷子自行查漏补缺,此时学生一片欢腾,本想要孩子们静心复习,反倒给了自感游刃有余者撒欢消闲的机会,借讨论问题之名,交流私人感情,还有不拿此次考试当回事装楞发呆磨洋工的,不乏切实在静心复习或探讨问题者,一小撮造声势的已经让教师足够热闹了,加上浑水摸鱼的,确实让课堂氛围为之一变。与曾经的班级风格大相径庭。随首批参考学生带队入场的班主任突然回到教室,识相的娃们顿时安静下来,一番言语的冷枪利炮瞬间火力全开:就这点志气,这般风骨,这些心理素质,就那几个关键数据和步骤,昨天晚上开始让背还背不下来吗?该做作业做作业,待会会给你充分的准备时间,大事面前学会有点静气,不好做那墙头草,来不得半点风吹草动。该干嘛干嘛,再让我看到浮燥相……班头出动,横扫千军。我倒有些尴尬,似乎丧失静气的不是孩子们,而是站在讲台上的我!
课堂规矩不能坏,严整有序是底线。在这个普遍讲人性的时代,看看囚居校园的孩子们,从早上六点多起床到校,到晚上九点多回家,一天超过十四个小时的车论术校园课堂鏖战。其身心疲惫甚或专注力的不可持续可想而知(当然只针对那些切实认真而投入地对待自己学业的同学)。虽然青春的喜悦——关注新事物、精力充沛似乎每天都有用不完的劲头。很多时候还是要考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学习专注度和精神状态。同时也要其实给课堂立下基本的规矩,专、静、读和记。基本的要求一定要落实好。因为追求自我陶醉抑或跟风不良习气的的恶风总是能轻易点燃,但完全熄灭却并不容易。
任务明确有检测,落实到位有奖惩。课堂任务的布置和检测一定要具体和富余可操作性。他别是在这个全面开卷考试的大背景下,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读背乃考试致胜的法宝,此传国玉玺一定要保存好并及时发扬光大。
身份界限要分明,嬉笑怒骂要从容。师者,天地君亲师,曾经的声名显赫到如今的老师们越发变得默默问问,踏实肯干。敬业没有问题,但突破师生界限的所谓师生关系(特别执迷于教材中提到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多数时候,还是要跟学生保持适度距离,必要时还是要毫不客气的指摘喝批评孩子们的过错乃至过失。
总之,班主任这展大旗,一定要展现得开,还要站得稳做得实,切实发挥好学校管理中的排头兵作用。更好助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