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卓卓老师分享读书的方法,是对鲁迅先生的《奔月》赏析。自从毕业以后我就再没读过先生的大作。说实话,我并不讨厌先生的文章,只是讨厌语文考试里的阅读理解,有些所谓的标准太牵强了,并且所有的标准基本上就是一个套路。
只要你熟悉这个套路,应用在阅读理解上,无往而不利。我就是凭着这手绝活而屡屡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自然,凡事有利有弊,正因为我按照统一标准来分析先生的文章,导致我从没有发现先生文章的美。
直到遇到了卓卓老师,他说要教我们赏析,还是分析鲁迅的文章。将真,我的内心是抗拒的。但是,我又仰慕卓卓老师的文采,打算勉强自己一读先生的《奔月》。谁知道一读,真是拍案叫绝,赞,太赞了。
先生把后羿写成一个怕老婆的末路英雄,这个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不止于此,卓卓老师还一字一句地给我们分析,就像小时候上语文课一样。只是卓卓老师的分析生动有趣,还结合了我们写作来指导,一堂课听下来,收获不少。
在这里,我就讲一个老师分享的点,再谈谈自己的感悟吧。老师说:“看书第一遍看情节,第二遍看写作手法。”
大家发现没有,这就告诉我们,好书起码读两遍。事实上,我个人觉得读两遍根本不够。第一遍读个大致情节,熟悉人物性格和冲突点。第二遍记笔记,把能触发的点全部记录下来。第三遍,是我在写书评时,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观点,再细读找原文佐证我的观点。因为我读经典小说,一般不只写一篇书评,所以读书起码4-5遍。即使这样,也做不到像卓卓老师那样一字一句地分析。所以,我只能叫看书,不能算读书。
真正的读书不仅要读透作者的思想,也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了解他如何把笔下的人物用语言、场景、心理和动作等等来展现其性格,了解他如何一层层推进情节的发展,这个才真正叫读书。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老师说,要避免本能化的写作。什么叫本能化写作,就是不经过大脑思考,选择一些常规的耳熟能详的词语。比如写时光流逝,就用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写夏天,就是夏日炎炎,写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的写作,很难得到成长。
而鲁迅先生的《奔月》里,后羿打猎回到家,嫦娥从内院张望。如果是我,肯定罗里吧嗦地写一堆。而鲁迅先生怎么写得呢?
刚到内院,他便见嫦娥在圆窗里探了一探头。他知道她眼睛快,一定早瞧见那几匹乌鸦的了,不觉一吓,脚步登时也一停。
你看,一句半的话就把嫦娥敏捷的机灵样写出来了。后羿刚到内院,注意,是“刚”。嫦娥就探头了,说明她耳聪目明,同时也说明什么,她肚子饿了,在等后羿打猎回家的食材。
然后有个字用得相当妙,眼睛“快”,用速度来形容一个人的眼尖是不是特别生动,而且还不落俗套。后面的描写同样精彩,一个射日的盖世英雄,被老婆扫了一眼,“不觉一吓、脚步登时也一停”,这怕老婆的描写可太形象了。就两句话,把人物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了,先生不愧是先生。
从上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读书不能光读情节,好的文章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特别是卓卓老师教了我们赏析的方法,我们也应该尝试着在平时的阅读了去应用。这样才真正做到了读书,而不是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