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就是:“暗寓褒贬于行文之中”,而不是通过议论性言辞表达出来。
其实,暗寓褒贬只是它的一点,另外还有两点:“笔削”,笔为添加,削为删减;“为尊者讳”,讳就是说好话,不说坏话。
为尊者讳好理解,最低级的就是不直呼尊者(如君王,父母)名。
笔削,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对史料加以增添、删改。
隐喻褒贬历来研究颇丰。最常举的例子是杀、诛、弑。“杀”(中性词),“诛”(褒义词,杀得好),“弑”(贬义词,儿子杀老子,臣子杀君王,那还了得)。讲某某弑君,就暗寓着对他的批判和指责。
如《郑伯克段》中的春秋笔法:“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对自己母亲直称姜氏,相比颍考叔的“小人有母”,侧面写出郑伯对母亲的严重不满心理,所谓“子不子”;臣子竟也跟着瞎叫“姜氏何厌之有”,可谓君“不君”,臣也“不臣”。也就使得我们后来读到“遂为母子如初”,总觉得很别扭,作者这是在说反话么?“人生若只如初见”,他们母子的“初”,可一点也不美好。
春秋笔法在后世作品也多有体现。如《红楼梦》中人物取名,娇杏(侥幸),卜世人(不是人),单聘仁(擅骗人)。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