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所见的几乎所有的教育理论中,无论哪家哪派,无一不强调创新能力。几乎都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了极其显眼的高度。有一些极端的观点,甚至会认为思维品质最为核心的部分,或者说思维的最高境界就是创新。对于创新能力或者创新思维的解读,也是各家各派,但是无论哪一家哪一派,都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创新是一种思维品质,是可以培养的。
我的一个疑问:是因为想创新,还是因为实践的需要?
我一点都不认为我们缺少创新的品质或者创新的思维习惯。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创新的民族。或者说,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创新就伴随着我们。就像自第一个需要呼吸的生物诞生以来,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空气。
人类是从一支古猿发展而来的,这个大概是公认的。研究人类发展史的专家,大概都认同的这样的一个观点:人和猿的区别的核心就是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这个工具,就是创新的开始,是猿成为人的最重要的特征。我猜当年那个第一个想制造工具的古猿,并不是为了创新,而是因为他的需要。当他和伙伴们在一次一次的采集、打猎的过程中,可能是觉得自己的手臂不够长,或者觉得自己的牙齿不够锋利,或者又是觉得肌肉不够发达……总之,就是觉得在采集或者打猎的活动中,他和伙伴们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我猜着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不是想创新而创新的,是因为他们想活下去,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在一次一次的血和生命的教训中,他们越来越觉得再这样下去,会有更多的血要流,更多的生命要夭折。可能在一次无意的过程中,看到山上滚落的石块砸坏了谁的脑袋,又或者掉落的一个树枝,无意的戳穿了一只野鸡的身体,他们感悟到了原来不用自己的牙齿或者双手,别的什么东西也是可以扑杀动物的。那个时候应该没有专家专门的给他们讲述有关创新的理论,反正源于生存的需要,他们就这样做了。开始的时候,可能他们并没有对使用的什么物件进行加工,大概率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又是收到了什么启发,然后逐渐的开始了加工,开始制作更精良的工具……
想到这里,我的疑问就可以解释了,本质上,并不是因为想创新,而是因为生存的需要。也正是有只古猿那一次无意的使用了一次棍子,发现了棍子可以帮助自己的胳膊不够长、不够有力的缺点,而开始大量模仿和使用起来。我想,如果古猿天生就像金刚狼一样,大概率的今天,他们还生活在森林里而不是成为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