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指导作用
普通投资者面临着两种可能获利的方法:择时方法和估价方法。
择时就是努力去预测股市的行为——认为未来走势涨的时候买入股票;认为未来股市跌的时候卖出股票;
估价是尽力做到:股票报价低于其公允价值的时候买入,高于其公允价值的时候卖出。
以下这段话太重要了,敲重点,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阅读:
无论我们采取哪种估价方法,聪明的投资者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我们同样确信,如果投资者以预测为基础强调择时交易,那么他最终会成为一个投机者。
这里的观点非常明确了,就是放弃预测股市,而是以股票本身代表的企业价值(公允价值)来购买股票。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面对真理却做不到,因为“人性”的存在,人性总是想快速暴富,所以1年后股价的上升对于他们的时间都太长了,所以他们才会在股市里频繁预测,追热点,追轮动,追涨杀跌,妄图战胜市场,而不愿遵循科学的方法慢慢变富。
曾经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别人怎么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想了想,回答道: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的变富。
二、贱买贵卖
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就是熊市买入,牛市卖出,但是熊市和牛市都是后视镜才知道,当时身处的人们是怎么知道熊市还是牛市的呢?格雷厄姆给出了历史阶段几个牛市的明显信号:
1、价格水平达到历史最高
2、市盈率很高
3、与债券收益相比,股息收益较低
4、大量的保证金投机交易
但是因为贱买贵卖情况非常复杂,依据一些信号来判断牛熊市并不保证永远奏效,因此格雷厄姆不建议普通投资者这样做贱买贵卖,而是依据之前提出的“股债平衡”理论,把资金分配在普通股和债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