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做了行动计划好之后,就要采取行动。所有的行动,都有目标,而要想达到挣钱的目标,首先就要花钱。
预算用数字来事前推演,形成一个基准,是保证效率、防止失控的一个主要工具。
一、生活中的预算
1.建立一个好的“预算”观念,可能会影响你自己的一生。
2.如果能够把预算的观念变成家风,还可以影响家里的几代人。
3.给孩子算账,让孩子养成算账的习惯,可以达成两个目的。
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预算的概念。预算,和计划一样,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能力。预算的目的,是为了让一个人的生命在多数时间里处于一种说得清的稳定状态。这样,人才会有精力去对付那些少数、突发的意外。一个人的行动边界才会大。
有助于家长们通过财务数字的变化,推断出孩子们的行动,进而看到数字背后的行为。
二、一种计划过程
1.预算,可以说,就是一种数字化、精细化的计划。
2.预算过程,就是一种计划过程。
3.预算其实不止财务预算,还包括对于各项投入资源的全面预算。
4.越大型的组织,预算体系越重要,预算越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可以让多部门、复杂结构的组织中各个单元都有效地运作起来。
5.如果公司预算活动还没有开展,或者预算水平偏低可以试试:
多做部门间的沟通,通过沟通可以解决部门预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优化预算过程;
追求预算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一些环境变化比较快的公司,每月、每周的计划会议,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利润来自变化的管理,而不是僵化的预算。
三、三种预算方法
预算的本质,是关于未来的计划,所以有多种制定预算的方式。
1.第一种预算方式,可以叫“粗暴式预算”,完全就是最高领导者拍脑。
2.第二种方式,教科书上的正式说法叫做“参与式预算”。参与式预算的问题,是在给了下属参与权利和机会的同时,如何解决参与的质量问题。
3.第三种方式,就是现在大型公司普遍采用的“几上几下、反复沟通”的预算方式。
4.数字的力量”。这里面有一个逻辑,企业的发展规划需要一种“预见力”,但是,我们不能通过预见力来打仗,我们需要让预见力越具体越好,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转化为数字。
四、课后思考
今天的课后,请你想想身边的哪些工作,可以转变为用数字来衡量其效果的工作?
我们作为高职学校,我觉得招生完全可以用数字来衡量,开始招生宣传的覆盖人数,招生入群人数,意向人数,报考人数、考试人数,最终报到人数,每一步都可以用数字来衡量,每一步都应该有其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