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的数据应用,不仅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来开展精准教学,更有助于教学走向深层次,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首先,教师要善于“看见”。借助课堂中反馈器所呈现出来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看见”学习的起点,理解的难点,“看见”学生的思考过程,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然后根据信息来采用同侪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或是师生互动探讨等方法。
其次,要注意“延时反馈”。教师的引导不是“生拉硬拽”,不是让学生说出老师想说的话,而是在数据支持下推论学生的内在思维,即时做出决策。采用相应的方法促进学生经历第二次思考、探讨、作答,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的修正。
最后,数据支持下的差异化教学要坚守课堂实践的STD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用反馈器,实现课堂对话的“一对多”,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在各项活动中学会如何学习。注重团队合作学习,落实小组活动的开展,规则、流程要清晰。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落实个性化、差异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