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造句,难就难在造句不是先有了内容,不是从内容入手,而是先有了词语,再根据词语去“搜寻”或者说去“编造”一个能用上这个词语的内容。因此,如何为小朋友提供能够用得上这个词语的素材,创设能够用得上这个词语的语境,就成了我备课时一项重要思考的任务。
一、创设词语运用的情境。
弄清楚运用造句的词语的概念和外延
1. 利用 观察、表达,创设的情境 《关怀》流利
师:先看看“流利”这个词在课文中哪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是说什么的。
生:读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不磕磕巴巴,读得很熟练。-----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锄禾》这首故事吗?谁能背下来?
生:背
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用上“流利”这个词。
生:某某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不流利。
师:学过一年了,再加上紧张,没背好。我想,他现在一定想起来了。再背一遍,怎么样?
师:这次背得怎么样?谁来说一说?
生: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情小朋友观察我在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
(老师把纸放在黑板上,用钢笔做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大下水)
师:谁来说一说?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大下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我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
(老师用另一支笔很流畅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生:于老师换的这支钢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紫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上述情境的创设,将观察、表达、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理解和运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造句训练照样在教学艺术的殿堂上熠熠生辉。
2.利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创设情境
安安静静
师:小朋友,找一找“安安静静”在课文里的哪句话里。
生:读
师:小朋友都知道,孙悟空生来爱动,坐不住。有一天,唐曾叫孙悟空坐下来念经,猪八戒一听,笑了;他在旁边说了一句话,里面有“安安静静”这个词。小朋友想一想,猪八戒会说什么?
生:.......
师:对!猪八戒就是这么说的!谁能把刚才的小故事连起来讲讲?
生:有一天,孙悟空犯了错误,唐曾叫他坐下来念经。(师插话:“出家人不犯错误,也得念经。”)猪八戒一听,笑了。他对唐曾说:“师傅,猴哥儿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念经呢?”
3.观察图画,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造出好几个内容不同而又具体生动的句子,并写出了一段话。
关心
因袭-----人云亦云,干巴----有骨无肉,是低年级学生造句的两大通病。
我出示了一副“老师家访”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后说一句话,并用上“关心”一词。为了便于表达,我告诉学生:图中的老师姓李,那位小朋友教小芳。
一个学生说:李老师很关心小芳的学习。
我启发说:怎么关心的?能不能说具体一点?
那个学生又做了这样的补充:李老师很关心小芳的学习,晚上到小芳家,给小芳补课。
我提示说:李老师到小芳家会说什么?能不能在说老师说话的语气时,用上‘关心’这个词?
片刻之后,一个学生说:李老师来到小芳家,关心的问:你这两天学习退不了,是不是身体不好?
我又说:老师临走的时候,谁能在小芳向李老师的告别的话里,用上关心这个词?小朋友又造出了这样一个句子:补完课,李老师要走了,小芳感动地说:谢谢李老师的关心!
最后,我要求小朋友看图写一段话,用上“关心”这个词。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形象。离开了形象的思维,必然是干瘪的。
没有感知为基础的语言训练,失去了依托的语言训练,只能是人云亦云,走进死胡同。
二、弄清字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体会他的感情色彩。只有考虑缜密了,上课课堂才能从容不迫,指导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悲惨
师:读读“悲惨”所在的句子,看看这里的悲惨是说什么的。
生:(读)这里的“悲惨”是说声音的。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叫人听了很伤心。
师:小朋友,我说一句话的开头,看谁能接着往下说,并用上“悲惨”这个词。---猎狗的腿断了,夜里......
生:猎狗的腿断了,夜里的叫声很悲惨。
师:小白兔死了......
生:小白兔死了,它的妈妈哭了,声音很悲惨。
师:谁能用“悲惨”这个词自己造一个说声音悲惨的句子?
生:
师:“悲惨”不光可以说声音,还可以说别的。请看下面一个句子
(出示小黑板:杨白劳被地主毒打了一顿,悲惨地死去了。)
师:这个“悲惨”是说什么的?
生:是说杨白劳死的样子的。
师:请小朋友们考虑一下,下面这个句子能不能加上“悲惨”一词,可以在哪加?
(出示句子:1.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 穿不暖,有的卖儿卖女。2,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三、比较生疏、比较难运用的词语:冷处理
痛快:
我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从现在开始,你们在阅读中、听别人谈话中,只要碰到带有‘痛快’这个词的句子,就立即把它记下来。每人至少记一个。一个星期之后,咱们交流交流。”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要求学生用“痛快”造句。学生们造出的句子会丰富多彩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的。
这种方法叫做“冷处理”。即一开始,我并不急于让小朋友用“痛快”造句,而是引导他们进一步熟悉它。熟悉的最好办法当然就是让小朋友在具体的语境中多次见到他。当学生逐渐对这个词耳熟眼熟之后,再去运用。这个“耳熟”、“眼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这个词的语感形成的过程。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小朋友比较生疏、比较难运用的词语。到了高年级,我仍然采用此法。对那些“只要 就”、“既然 就”等难以掌握的关联词,采用此法,尤为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小题大做”是会被人耻笑的。在教学上,却无大题小题之分,每项训练、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造句训练在诸多语文训练中可谓是“小题”了,但照样可以“大做”,并能做出很好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