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说,人们在放假后,随着工作或学习压力的减少,强迫症状应该相应减轻才对。但有一部分强迫的朋友在放假后(尤其是长假),强迫症状有明显加重的趋势(注意:有些朋友在工作日症状严重,此情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这是什么原因呢?
1.假期导致的“精神真空”。
森田疗法认为,强迫症状的产生主要和注意力的指向和分配有关。当个体将注意力大量集中在念头或情绪上,就很容易陷入精神交互作用,从而引发症状。
人们在工作或学习状态下,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任务吸引,转移注意力也相对容易。因此,在工作日强迫症状相对较少。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繁忙的工作实际上对自我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也是我鼓励大家“尽量坚持正常的工作或学习”的主要原因。
然而当假期来临,这些外部的任务突然就消失了。大脑一下子空闲下来,形成了一个“精神真空”。这时,潜藏的强迫思维、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就找到了突破口,大量涌入你的意识中。
由于缺乏外界的工作刺激,内在的强迫性思维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症状就加重了。
2. 内在价值感的缺失。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都是追求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当价值感严重缺失,个体就可能出现焦虑、空虚、抑郁等心理问题。
强迫症个体由于缺乏安全感以及对“无能”的恐惧,他们生的愿望很强烈,也非常追求完美。所以,相较于普通人,他们对自我的成就和价值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渴望。
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很多强迫症朋友是工作狂,生活单调乏味,没有兴趣。
在工作日,他们可以顺理成章做很多事情,以此来彰显自我的价值。但是一到放假,工作任务暂时消失,他们会感觉很空虚和没有价值感。
由于缺乏生活兴趣,无法借助休闲娱乐的方式来充实自我。一旦出现不好的情绪或念头,他们就很容易执着,引发强迫症状。
3.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分离。
人们通常对假期生活抱有很多的期待,强迫症个体更是如此。
“我一定要好好睡上一整天”、“我要开开心心过一个周末”、“我要利用这个假期来解决一些问题”。
这种“一定”、“必须”的心态就是非理性思维,就是对自我过高期待的具体表现。这会无形中带来很多的心理压力。
一旦出现强迫症状,心理压力会疯狂叠加,他们会想,“为什么别人都在享受假期,我却在这里被这些无意义的念头折磨?”这时,他们会体验到加倍的挫败和焦虑。
心理学上将“因为症状的存在而产生的焦虑”,称为是对症状的二次焦虑。二次焦虑会进一步火上浇油,让强迫症状变得更加严重,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对美好假期的期待→症状出现→期待破灭(焦虑)→更加排斥症状
4.打破常规带来的不确定感。
强迫症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对抗。
你不妨仔细体会一下:你的所有精神活动和行为都是为了对抗不确定性,寻求绝对的安全和踏实感。
在工作日,你的作息、通勤、工作流程等方面都是比较规律的。这会给你带来一种可预测性和控制感,而不确定感反而较少。
然而假期打破了所有这些例行公事,引入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比如旅行安排、家庭聚会、随意的时间安排)。出于对失控的恐惧,大脑试图通过重复性的思维或行为来重新获得控制感,这会直接触发强迫症状。
5.应对假期强迫症状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并不是假期直接引发了强迫症状,而是你对假期的不合理规划以及过高的期待等因素,导致强迫症状的加重。
所以,你根本就没有必要排斥或逃避假期。这么做本身就可以减少你的二次焦虑。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1)合理安排假期生活,不要完全“放空”。
倘若完全放空,就容易给强迫症可乘之机。所以你的假期不一定要非常忙碌,但要充实。你可以提前为假期做一些松散但明确的计划,比如“上午看书1小时”、“下午散步30分钟”、“晚上看一部电影”。给大脑一些温和的、非强制性的任务,填补“精神真空”。
(2)降低对假期生活的期待。
对假期生活期待过高容易引发焦虑,一旦出现强迫症状,你就更容易排斥它。所以,要允许自己拥有一个“不完美”的假期,也允许症状的存在。
你可以告诉自己:“即使有强迫思维,我也可以做一些让我感到一点点愉悦或放松的小事”,“这个假期没过好,不过没关系,下一个假期肯定能过好。”
(3)学会享受休闲时光。
森田疗法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处于一种“精神调和”的状态。这个也就是“中庸之道”。
无论过于忙碌,还是过于清闲,都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强迫症朋友在大多数情况下扮演了“工作狂”的角色,在他们看来,唯有工作才能带来踏实感和成就感。
然而,人的神经就像弹簧一样,绷的时间太久必然会出现问题。
所以,劳逸结合才是可取的生活方式。
我在咨询中经常建议“工作狂”的朋友,让他们学会玩儿,学会休闲娱乐。但他们总会说,“这是在浪费生命”,“我放松了,别人就超过我了”。
他们的生存焦虑太强了,所以要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忙碌和奔波的状态。好像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一些。
我们且不说,生活不仅只包含工作,还有更加广阔的领域,如陪伴家人、锻炼身体。单单只是说,让你一直忙碌地工作,毫无休息时间,你扪心自问,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呢?
肯定持续不了多久。
良好的工作状态应该是可持续性投入和专注、不断充实和提升的。无法持久的投入和专注,要么三分钟热度,要么精力耗竭而崩溃,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工作模式。
休闲时光也不是在浪费生命,因为生命的价值本身就是多元的。事业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这些才是生命的全部,只有让这些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才是真正成功的人生。
所以,你完全可以利用休闲时光去锻炼身体、开阔眼界和陪伴家人。这些都是工作无法提供的价值。(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