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个创业团队来我司做路演,主要业务是做AI领域的数据标注,几个小伙子是连续创业者,看上去很精神,对项目、行业、团队情况侃侃而谈,目前还没有成型的产品,但希望有一笔资金能开启项目,领导在旁全神贯注听了许久,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询问,末了,冷不防地问一声,这个项目你们自己投入了多少?
CEO听到这个问题愣了一会,很尴尬地回复:
虽然没有投钱,但是嘛,我们都是在公司领高薪的,几个创始人离职出来也相当于投入了很多。
Excuse me??
这算什么投入?哪个真正想创业的团队不是辞去稳定的工作,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做一件结果并不可期的事业?
所以你们这四个人的核心团队,既然在AI行业经验、资源丰富,工作都10年左右,几十万不说、甚至几万都拿不出来先做个产品样机?!
天花乱坠的谈各种现状、用户痛点、行业前景,预期收益,没有用,最重要的不是说了什么 ,而是真正做了什么,最重要的不是未来可以赚到多少,而是当下创业者投入了多少承担了多少风险,对未来有多少信心。既然是个可期的赚钱项目,那作为其中最核心的人员,早期融入股权投资容易稀释股权,为什么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把赚钱的机会让给别人?
对不起,虽然天使投资人对风险的预期是非常高的,基本上都把投出去的钱当作有去无回,但投资人并不傻。如果不是知根知底、愿意无条件支持的人,大家出来混都是想赚钱的,创始人都一分钱不出,凭什么赢得投资人的信赖?就想凭商业模式创新的想法就想空手套白狼,白手起家,从此笑傲江湖?
我司最成功的项目之一是某独角兽机器人公司,13年我司是它的天使轮投资方,到项目退出时,估值已经增长了700倍。
当时接触它时,已经是该公司濒临生死之际,那究竟看中了它什么,能在其危难之际投入关键的一笔钱?
此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是个实打实的富二代,家产殷实,在上海拥有自己的别墅、豪车,从小接触欧美高端机器人,对机器人有着狂热的喜爱和兴趣。
创业初期,创始人离开上海来到“中国硬件之都”深圳,将手中数千万资金投入机器人研发,希望自主研发出更低廉,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因为在此之前此领域的机器人都是面向高端用户,连接机器人的舵机进口成本非常昂贵,一般几百美金,难以在讲究性价比的中国打开市场。
创业维艰,符合预期的智能机器人一直未能研发成功,但此时创始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于是他将之前公司的股份全部卖掉,甚至还卖掉数百平方的豪宅和保时捷等名车,万般无奈之下才寻求投资。
也正是看中了创始人已投入全部家当,处于倾家荡产的边缘(虽可东山再起),怀着做成最好的机器人愿景,破釜沉舟的想做好这一件事情的决心,才快速完成了这笔融资,而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
而现如今零成本的创业也一定是一件门槛极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就算开个淘宝,京东店铺,甚至是开个包子铺,前期都需要创业者投入一定的保证金、租金、各种费用。更何况在要去寻求专业投资机构融资的团队,基本上都是依靠团队内部七拼八凑先凑足一定的启动资本。
相比之下,研发个产品样机并不是必须要倾家荡产才能做的事情,但如果就这样的小资金还无法投入,主要原因无非有三:
一是创业前职场段位太低,薪酬不高,没有积蓄,那就是技能和技术没有匹配上市场,能力不足还想靠创业一夜暴富,简直天方夜谭!创业需要的现金流一定比想象中更多,没钱去创业一方面容易被市场甩跑,另一方面焦虑和压力非常容易压死创业者。此时就该老老实实工作攒钱,如果是有一定竞争力的职场人,是不差创业起步资金的。
二是有钱但一分钱不出,仅是想将自身承担的风险最小化,把创业当作洒洒水的一件事情。这种情况创业者难以有真正的压力和动力,无法对创业这一件事情全力以赴。又或者是想空手套白狼,骗融资,此时就应去找不看重钱的投资人,但除了亲爹娘,也没人敢轻易丢钱,那如果投资人瞎了当我没说。
亦或者是选择的赛道对资本要求太高,自身投入的钱杯水车薪—比如某些互联网公司需要快速获取流量、占领市场的资本,此时就应该思考自身是否受到资本的青睐,不,是资本的狂热追捧。
但无论是哪个原因,单单揣着个商业计划书,一分钱不出,都别来谈什么创业!
熊姑娘:曾就职于普华永道,现今在某著名金融控股公司做PE/VC,主投科技领域,与你分享一线投资故事/投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