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十二章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本章从曲则全开始,到曲则全结束,首尾呼应,强调委屈自己随顺外物,保全外物的自然本性,使道的力量自然生产。

成语“委曲求全”就是源于老子这句话,君王治理天下也要让天下人能够自我实现,而不是通过管制强权达到控制的地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就是让天子顺从民意,让百姓自治。君王因为成全百姓,成全了国家,最终自己得以保全,这就是真正的“曲则全”。

老子一直用辩证的手法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有正面与反面,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割裂,必须对于事物的两面都能加以彻察,才能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争而莫能与之争”。

本章还可以与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相互印证,进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阐释的辩证法思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