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些用发胶梳理着炫酷发型,那些看似特别“拽”,那些浓妆艳抹,那些嘴里叼着根香烟,那些傲气冲天,那些自以为是……青春“肆意”的那帮人,不过只是生命之中匆匆过客的一隅,他们都不是偶的菜。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刚着手看《皮囊》,以为是上句的出处,然而并不是。
人生百态,孤独始终如一。
2
曾几何时,也曾想过,能有人一起,帮扫一扫与日俱增的孤独。
委屈、无助、痛苦时,能有对象来倾诉。
马斯洛层次理论,社会需求排在第三层,而社会需求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人总是不断希望被尊重,被认可,被接纳,以得到慰藉。
一个人惯了,也总该有那种需求。
3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连抚养没有血缘的捡来的婴孩都会有感情,更何况复杂关系的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亲情仍在。
4
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最帅北大双胞胎兄弟”苑子文、苑子豪。也读了他们的作品,很好很励志。
两个人又如同一个人,彼此默契,相互鼓励。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回家、一起吃饭、一起复习、一起做功课、一起背政史地、一起考上北京大学、一起出书……
十分特别的令我羡慕不已,好想有这样的兄弟。现实是个独生子女。
5
突如其来的病魔,将100万这个数字深深烙刻在外语学院许学姐的家人心上。
借款、筹款、募捐。只要还有希望,那怕是渺茫的,也要试一试。
6
依稀记得和初中毕业就出社会打拼的堂姐在微信上聊天。那天正好是个农历什么节。
她说,吃的还行,有肉吃,一个人打火锅呢。这是她对移动网络那头的家里人说的。
其实,她告诉我,她晚上吃的是泡面,而且吃不饱。但是她不想让家里人担心。这大概是每一个“月光族”最好的回电。
她还和我说出门在外,要学会“报喜不报忧”。因为离家人远远的,再有什么周遭,千里之外的是更担心,而且那更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担心加上更担心,倒不如自己承受。
在外地读大学也一样。的确。
7
空气中到处凌乱地飞舞着小雪白,就好似南方的蒲公英。一阵风掠过,便四处乱飞。吹走了虚情假意。
他跟我说这叫杨柳飞絮,在只有北方能看到。
今天我们不约而同有了去澡堂的想法,他约了我。
我和他有两种关系,一个是老乡,一个是朋友,至于什么朋友我说不上来。
澡堂淋浴喷头的水喷洒而出,打在一丝不挂的身体上,在这样燥热的天气给人特别舒服的感觉。
8
他感叹刚到大学来的时候,去哪里都是整个寝室倾巢而出,整个澡池子一周都坐满一帮人。
渐渐的,曲终人散,迷迷糊糊又走散了。
如今,上澡堂洗澡都没几个愿意一起来了,叫都叫不动。
我说大学了,大家可能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看似都在忙学专业知识、忙谈恋爱、忙学生会的事、忙考证、忙写论文……
实则大多数人是在忙于打农药刷段位上分、忙于刺激战场荒野求生,至于忙谈恋爱陪女朋友,单身青年只有吃“狗粮”的份,没有太多话语。
与其说忙,倒不如说是不屑于生活的点滴,逃离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罢。
9
到了大学后就总会怀念高中的那些人和事。
不知道是否是我一个人注意到:男生结队坐,女生结对坐,男女一起同座的少之又少了,更不用说异性的交往。除了那几对情侣或者玩得特别好的那几个人之外。
高中时候同班不分前后左右桌大聊特聊,用笔捅对方以用来招呼,上课传个小纸条,下课跑去小卖部买零食,用胳膊肘提醒睡眼朦胧的同座班主任在窗口偷瞄……
或许当年坐在你前面后边左面右边的小男神小女神已经远在千里之外,但记忆依然没有淡漠。
10
大学的课间,是安静的。课下交流很少,人手一部手机,手指在屏幕上不断的滑动,都在忙各自的事情或者是懒洋洋地趴在桌子睡觉。有时感叹“还不如高中呢!”
一个人穿梭于校运会人挤人的操场,也曾希望有人一起谈论赛事如何、那个运动员又怎样怎样的是是非非。
一个人坚持到最后扔出毫无悬念的最后一枚铅球,也曾希望有人在旁呐喊加油,即使胜负分明。
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繁华的大街上来回游走,也曾希望有人一起参谋砍价,虽然只是为了节约那点钱。
然而还是形单影只。
就像是跑步运动员冲刺终点线,一把用手接住气喘吁吁双腿发软站不稳脚跟的那个人;虽然发挥失常没成绩,依然为你而鼓舞的那个人;第一时间为你送上矿泉水打问身体情况如何的那个人。
陪伴也不总是长情告白,是诸如上澡堂能有个帮你搓后背的人,不再忍受搓澡老头“机械式”不附带任何情感的流水线“作业。”
一个人久了,也需要陪伴;一个人累了,也需要安慰;一个人难了,也需要帮助。和“渴了要喝水、饿了就要吃饭”是同样的道理。
11
孤独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孤独又是一个人尽情狂欢。
听闻有位老乡换寝室了,好像是和室友不合群。其中可能基于多种原因,所谓“道不合,不相为谋。”
有时候凭什么“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甚么人,只要能对你有启发,都是明灯。
这样的“明灯”往往就那么几盏。需要的人,要质量,不在乎数量。
时常感到孤独的人情商一般都比较高?
12
男女恋人,手牵手,一起走。徜徉于校道上。
有这么一种声音:在大学,没谈过几场恋爱,将是你一生的遗憾!
每逢上属于两个人的节日,朋友圈满是“秀恩爱”“虐狗”的动态消息。
这不足为奇,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
13
刷屏动态中那些高中时就已经有“苗头”,班主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晚自习后在黑漆漆操场闲逛的“可疑人物”,上了大学后光明正大且迫不及待地公开两人儿的合照。
也有一些看似平时没有任何交集的男女同学,考了同一个城市的同一个大学,纷纷爆照,大吃一惊。
不乏一些高中很爱学习的文艺女青年,后进生眼中的“学霸书呆子”类型,居然在大学不到一年就与心仪的男生晒出了照片。脑子咯噔一下。
14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处一个对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是还没往那方面想吧。单身有时不也挺好的么?
两个室友的女朋友都是高中时的“一见钟情”,现在还保持不变的感情。感觉还真牛。
一个室友和他“前任”‘劈腿’,之后便接二连三地换了好几个女朋友,不知道这样形容是否恰当:换女朋友比换衣服还快!或许这单纯是在为枯燥的大学生活找乐子呢。
整个寝室就一个人没处对象,内心并无波澜。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也可以过得很糟。
15
言尽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兰两种,割爱相赠,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为养心之一助焉。临颖神驰,书不成字,纸短情长,伏惟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