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煤旧事

刚看到一个新闻,但说的事却是旧事,很旧的事,时间是一九四九年,那一年山东德州燃料公司退休职工郭文德发明了蜂窝煤,接着德州南门外工业家庭社开始制售蜂窝煤。一九五八年北京开始推广这种蜂窝煤。

说起煤这东西,还真能让人思绪万千的。在我们小的时候,这东西可真是稀罕物呢!那时候总感到吃不饱饭,其实连烧的燃料也是紧巴巴的,什么燃料?麦草、稻草、枯树枝,甚至枯树叶和干荒草也会用到。有人说骗子的嘴能把稻草说成金条,在当年我们的眼里,稻草虽不是金条,但很金贵是一点不假的。屋要稻草盖,墙要稻草和泥巴抹,冬天的床铺要稻草垫,还有很多老人用稻草垫胶鞋、打草鞋,甚至上茅厕擦屁股都用稻草。田就那么多的田,草就那么多的草,人口却潮水般的涨,分稻草都得上大秤的。说到分草还让我记起了另一件事,稻草还有另一个更大的去处,那就是队里一群耕牛的过冬饲料,那草垛像小山似的。想想那日子就让人揪心。

那年头队里有两户人家能烧上煤,一家是老退休工人,居民户口,有煤计划,一家是在公社做干部,能买到煤。

记得那时他们是这样烧煤的,先在旧盆里将炭和上水,然后用小锹或是小瓢舀上一坨一坨的,排列在太阳下的地面上,晒干后收在筐里或堆在墙角,烧这种煤坨是不能从炉子上口夹换的,只能从炉下用铁勾子勾碎了漏下炉底,煤渣我们跟着大人后面叫做炭屎,炭屎也是宝贝,倒在路上下雨易干而且不滑。说明郭文德的发明那时还没有推广到我们这里,那时连火车都跑得很慢,煤球自然也滚得慢了,慢虽慢了点,终归还是来了,同来的还有打峰窝煤的手工工具,先是短柄的,用榔头砸,后来改制成长柄的,用手扶脚踩,做起来都挺费力,得找个壮劳力做,模具也不是家家都能备的,有条件的人家才备有,相近的人家只能是说好话借用借用。

再后来有了大集体煤矿,没有计划也能买到煤了,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了煤球炉,即使平时舍不得用,过时过节总要用上几天的。因为看到了商机,灵巧的人家就先开了煤球厂,生意经生意经,生意越做越精,煤球厂买煤也买泥,所以买煤球的也渐渐地变精了,大家都说野田河边上的煤球厂卖的煤球真扎,煤球耐烧,炭屎还不容易散,说白了就是泥加得少,加得合适。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实诚也不大傻。

现在煤球厂也不红火了,城里几乎没人烧煤球炉,农村人家也大多烧上了液化气,要么就是复古烧起了老锅灶,草是不再金贵了,如果连老锅灶也不用它们时就更无去路了。老锅灶还能撑多久呢?又见炊烟升起的歌声依然动听,然而炊烟不会是永恒的风景,只有作为人间烟火才能长长久久。煤球和煤是不用我们去担忧的,它们有更美好的去处。如果哪一天草也有了更好的去处,真真正正的好去处,那一定是农村的幸福,更是农村人的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关柴火的往事 杨乐生 ...
    杨乐生阅读 1,833评论 0 2
  • 上小学时,家家户户都烧煤,有烧煤球的,有烧蜂窝煤的,这些煤从哪里来? 煤是从国营的煤场买来的,煤是有供应限制的,煤...
    宅门食味阅读 4,090评论 2 13
  • 乡村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乡村旧物却很好地保留了我们的“乡愁”,每每看到那些逝去的旧物,就会勾起我们的思绪。 ...
    eb3abb8da1bb阅读 3,828评论 0 1
  • 以前的人儿烧柴草,八零年代村里用上了煤球,到今天,液化石油气与更清洁环保的电力渐成了人们能源之所需。尽管如此,煤这...
    Hc_叶堇阅读 3,582评论 0 2
  • 小时候,除了中午烧饭用大锅灶,平时烧开水、炒菜、炖汤,都用煤球炉。 煤球炉是童年时温暖的中心。 现在的孩子估计连煤...
    真没有冬天阅读 9,96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