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校长之“名”与高质量教育之“高”“深”的思考
参加名校长培养对象培训时,王教授抛出论坛核心话题:名校长的“名”是什么?高质量教育的“高”是什么?高质量教育的“深”又是什么?
沉下心来思考,这里的“名”不是简单的名字、荣誉或头衔,而是一份责任与担当。它在于以人格魅力影响身边人,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人,凝聚团队向共同目标奋进的一种力量;这个“名”也体现在能带领薄弱学校逐步发展,成长为优质学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校长,更可以借这一“名”激励自己以担当驱动自我成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能量。
高质量教育的“高”,不仅仅局限于“育分”上面,更核心的是“育人”——为社会培养符合需求的合格公民。这份“高”,要求校长具备前瞻性与国际视野,能超越当下,着眼于未来;要求教师掌握灵动且接地气的育人方法,将知识教“活”起来;还要求打造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便与“深”紧密相连。
高质量教育的“深”,首先体现在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实现“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有事可做”;其次体现在教师队伍的“深”——既要有扎实学识,更要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对学生的深切关爱与坚定教育信念;此外,还需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培养能让他们终身受益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同时,校园文化氛围要有“深度”:既要浓厚,更要让学校成为“好玩”的地方。当校园的一花一景都能伴随学生成长、成为他们的难忘记忆,学校自然就能赢得学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可,成为真正的好学校,而这,正是校长之“名”的印证。
名校长的“名”,高质量的“高”,深,三者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紧密相连,“名”是起点,高是方向,深是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