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偶然,这两天接触到的一些东西,似乎都和人脉有关。
我技术出身,一直不擅不喜八面玲珑,倔强地在活着自己。
也有不少时候,好心办坏事,让父亲恨铁不成钢、批评我不谙世事、长不大。
我也曾困惑过,难道读书和做人,不能象老子说的“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混而为一”吗?
读书和做人,知行合一,不是让自己更强大吗?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不,一种声音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一种声音说,没关系没钱,寸步难行。更有一种声音说,酒桌下谈生意,谈判桌上签合同。
我想轻松一点。自在一点。我想做自己。还想让我周边人也轻松舒服。
我潜意识中逃避复杂的人际关系。尽管我努力平和微笑相迎。
今天读到《论语.雍也篇》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女”通“汝”。指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问他是否发现人才。子游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孔子一向尊重人才,爱才惜才,孔子也是倡导“行不由径”的。真才实干,不走关系,不花钱。
然而,好走捷径,从古至今是很多人的做法。老子也曾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故而,中国几千年来,许多老人都以为,人情世故文化甚深。没有关系办不了事,不花钱要绕好远。一些人媚上欺下、人前人后两个样。
能否有一种可能性,大家都不要那么复杂,简单点,真诚点,这样不都轻松自在吗?
象这两年风靡网络的网飞文化,可以坦诚直面,只要足够信任,不怀私心,都可以直言相谏。他们以骄人的业绩,向世人做了证明。
也许有人说,这是企业,非个人。而且不可复制。诚然。中西方有别,老外孩子通常还直呼父母名字呢。
但美国的网飞,它吸引了最优秀的人才,最优秀的企业合作,产生了最强的效益。他们的企业文化,人际关系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呢?我以为,他们的核心是,员工足够优秀,足够强大,敢于担责,敢于创新,这一切,更是基于公司的尊重、自由和坦诚的文化。这成就了公司和员工的双赢和良性循环。
再举个国内的个人案例,张萌萌姐。她在一次视频直播中说,她2020年6月接触视频号,果断出击,四处请教,研究其底层规律,从0到1,不到半年,让自己获得业界的几个视频号大奖和头部资源,具备了自己独到的视频号优势(X),通过视频号,原来很多看起来高不可攀的人成为了签约对象或合作伙伴(Y)。
张萌萌姐说,不靠关系不花钱,人脉升级可以用自己的独到优势去打造。
从企业到个人,从业绩到修为,人脉,我以为,大道至简,还是简单些好。强大自己,修炼硬功夫。
当你足够优秀和强大,哪怕你特别的任性、霸道,你说的你做的,似乎也都是榜样的可爱真实的模样,象做特斯拉和可回收火箭的埃隆马斯克一样,象苹果的缔造者乔布斯一样,瑕不掩瑜,光芒万丈。
自然,大多数人不是埃隆马斯克,不是乔布斯。甚至离张萌萌姐也很遥远。我们还如此的倔强,甚至不愿委屈自己骄傲的内心。那怎么办?
我以为,不靠关系不靠钱,简简单单,一诚一信足矣。行不好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诚,真诚,是通往所有亲密关系和灵魂的桥梁。
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如曾子般,“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时时自省,日日前行,结合系统性思维,保持对趋势的敏感度,坚持学习,终生成长。一面强大自己,吸引同类,或是合作者,一面也当日久见人心,优胜劣汰,适合自己的优秀人脉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