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也可以说它是人本心理学的派生物。亦称“超现实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末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目的在于探求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主要关注人生价值、人类幸福、宗教体验、自我超越的途径、超越中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等问题。试图融合东西方科学、文化,建构比人本主义心理学更开放的范式。 [1]
中文名
超个人心理学
外文名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学科
心理学
别称
超现实心理学、精神心理学
主要创建者
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
简介
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1907 —1976 )在其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 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当年人本心理学兴起的时候就将行为主义视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为第二势力,自称人本主义为第三势力。随着人本心理学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到1960年代中期,一些人本心理学的领袖人物,包括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和苏蒂奇等人经常讨论超越人本主义的问题,他们越来越不满人本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意识到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这个领域属于超越的领域或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于是他们开始酝酿一种关注这一领域的心理学,自称这种心理学为第四势力心理学,或超个人心理学,且其代表人物都认为要向东方文化学习。美籍华裔心理学家李绍昆主张将其翻译为“精神心理学”并且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心理学界也倡导以“精神心理学”之名代替“超个人心理学”,故“超个人心理学”又可称为“精神心理学”。
主要研究超越自我心理现象和超越个体价值观的心理学学派。“超个人”,指意识的扩充能超越自我的范围和时空的限制。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人本心理学的发展中兴起。旨在用西方科学心理学概念和实证方法来研究东方的意识观和意识训练提出的深邃问题。把印度的瑜珈、中国的禅宗和道教等列入其研究领域。其理论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1969年美国《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70至80年代, 由塔特和沃尔什分别主编的《超个人心理学》和《超越自我:超个人的心理学》两本杂志成为该学派主要刊物。1977年出版的维尔伯(K.Wilber)《意识谱》(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则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著作。该派面临的复杂课题是:用西方科学证明东方宗教和哲学的智慧,把东方意识观和训练纳入西方科学框架之中,使两者结合并整合出一个新的体系。超个人心理学家格罗夫(S.Grof)在利用LSO进行心理治疗时发现:被试者大多能超越心理动力水平进入超越自我的高级意识领域。另一些心理学家证明,不用药物而经过意识训练或在高级的心理治疗中也能进入这种境界。瑜珈或禅宗已被列入药物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或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西方实证科学(如生物反馈)已证明:意识状态对人的躯体过程的控制,甚至超越自我的心境,都可通过意识训练达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