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逞强斗狠,无所顾忌,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谨小慎微,考虑再三,然后再做取舍,就能保全生命。可见,一味逞强并非真正的勇敢,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做判断,没有足够的修养来对待世事,就会引来切身之痛。
“勇于不敢”,其实是“勇于不为”,指一种虚静守柔的为人处事态度。自然的法则是柔弱不争,人就应取法于此。刚强好斗是违反自然的。处处争强,甚至去做不法之事,只能得到一时的快乐,最终会惹来仇怨。三思而后行,体会世态人情,再做取舍,才是真正的“勇”。
“此两者或利或害”,勇于去做,还是勇于不做,这是与自己利害相关的事,能否保全生命,就在于如何做出取舍。这需要有足够的智慧。
“勇”之所以为“勇”,就在于谨慎与顺应。将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往往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勇”和“敢”之间的区别,在本质上是柔与刚的区别。蕴藏于万事万物中的“道”是难以捉摸的,要想遵循自然的法则就必须谨小慎微。不与人好勇斗狠,就会心绪平静。心绪平静,就能淡泊处事,放弃世俗之中的许多执着与偏见。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利害之间的取舍要有高度的智慧,这是由宇宙自然乃至天地的意志,谁能确切知道它的缘故呢?人类是很难找出原因的,纵然大彻大悟的有道之士,也难以把握取舍。
天道难测,利害之间会有一定的变数,只有小心谨慎不断调整,才能做出适当的对策。或许一件事,一时分不清利害,就不可贸然去做。确定是对了,便大胆去做。“道,可道,非常道。”就算是圣人,对于“天道”也不能完全理解。所以要敢于摸索,但不可妄为,心中存道而行,则终能找到真理,凭着本心和良心做事,为发展求进步,互助互爱,遵循天道而行,就是灵活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