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不排斥宗教,因为我觉得天下宗教本一家,都是教人向善的。
小时候看到外婆念佛,耳濡目染之下见到佛像都会拜拜。中年时因为女儿学校要求入天主教,和女儿一起去教堂上了两年教会的课程,发觉上帝、天主其实就是佛祖,圣母其实就是观音菩萨。
外婆教导我佛教的三种布施:
1.财布施:捐钱捐物,做义工。
2.法布施:向别人宣传佛法。
3.无畏布施:给人微笑,帮助穷困,见义勇为。
我经常对照自己的行为,看看有没有做到。我这人运气一直很好,我觉得跟我一直实行外婆教导的善举很有关系。
二十年前母亲住院,邻床病友是个建德女孩,可是雌雄同体,长大才发现男性性状显现了。动手术没钱,母亲用自己的钱帮助她。过了几年她长成大姑娘,没钱没工作,我给她工资叫她跟我做生意,她有了钱继续后续治疗。
我和我先生陆续资助了好多位辍学学生,衢州我先生老家有好几个,贵州、云南、玉树也有好几个。有一个贵州女孩是我先生去旅行的时候遇见的辍学打工学生,后面资助她考上大学。她写信邀请我们去她家,她爸要杀猪给我们吃,我们不去,那头猪可是她们家唯一的家产。
16年我母亲又住院,邻床病友是一个脊柱严重变形的女孩,家人没钱治疗拖到很严重的地步。我们家人除了资助她,我又借助网友的力量帮她筹措了很大一笔去上海治疗的费用。
我经常跟女儿讲无畏布施,用现代容易理解的话教她:
一、颜施,用微笑待人接物。
二、言施,多说鼓励赞美的话。
三、心施,敞开心扉诚恳待人。
四、眼施,以善意的眼神抚慰他人。
五、身施,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这些善举是不需要花钱的,谁都可以做到。
今天听喜马拉雅叶曼大师讲学又学到“同喜布施”:比如任何人做了一件好事,我们都要不吝惜地真心去赞赏。如果把别人的成就德行都当做自己的喜事来欢喜赞叹,那么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很多的快乐。
日本有个瞎子说:“当他听到某人夸奖别人时,会带着悲哀的语调;而当某人嘲笑别人时,带着幸灾乐祸的语调。”瞎子听声音的能力超过平常人,这说明大众潜意识里普遍喜欢幸灾乐祸。我发现自己也有这种倾向,幸灾乐祸的时候真的带着某种开心。要做到同喜布施,普通人还是有点难的,真的要好好地不断修行自己。人生长河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年纪越大就越要好好去做,为自己也为家人积善积德。
17年我在加拿大多伦多自助旅行的时候,认识了隔壁桌吃饭的一家华人,问她们点了什么菜,味道怎么样,就这样结下深深的缘分。女主人叫Happy,这个姐姐从此给我们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18年我儿子去多伦多大学读书,Happy姐姐一家人待我儿子如亲人一般。姐姐经常不顾风霜雨雪炖汤做菜带去给我儿子;过年过节邀请我儿子去吃团圆饭,给他红包,让他在异国他乡不孤单;她先生帮我儿子装修、装家具;她儿子给我儿子分享学习和恋爱生活的经验。这次疫情还全然不顾病毒,去华人超市购买各种食物给我儿子。我经常跟姐姐说对于她们全家的恩情难报,只能记在心里,有机会再报答。姐姐说她帮助人不求回报,她是信佛之人,只要求自己每天做一件好事。
是啊!姐姐行善不图报,她行善不是施舍。而于我却是想报恩带来如释重负之感;报不了,像欠了姐姐一家人的债还不清似的,感觉窘迫和内疚,总觉得我们总是在接受。姐姐真心帮助别人,是不忍心看我这个感恩者千恩万谢的。所以,我必须把姐姐的善心善举传递出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所以这个疫情期间我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帮助别人的事,除了捐款、还帮助国外的口罩运回国;帮来不了香港的深圳朋友交话费、交强积金,那个朋友觉得麻烦了我两次,很不好意思,又是发红包,又要寄包包送给我,又说来香港请我吃饭,我也学Happy姐说:“不要谢我,能帮则帮。”
所有的布施都源于一个“爱”字!
最后用韦唯的歌结尾: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