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是日本教育学博士佐藤学编著,李季湄翻译的一本书,共四章,第一章是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在这一章里,有7个问题。
一、教室里的风景--关于“主体性”神话
1、教室
每个教室都有独特性,没有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彼此完全相同的教室是不存在的。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固有性,只是一般性议论教学是非常空洞而没有什么意义的。
2、“主体性”神话
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外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所有的教学都是追求学生自己设定课题、自己提出与课题接近的方法并实现课题的“主体性学习”。
3、悬在半空中的主体。
“主体性”神话是在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理想化,将“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等理想化之后产生出来的,但是,在教材、学生、教师等同时介入的教学过程中,单将其理想化是不行的。
4、应当讨论的问题。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14-24页)~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1、手势
所谓“手势”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游戏里常用的“石头剪刀布”的手势来表达意见。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意见一目了然,学生都能活跃参加教学活动,是很好的啊?其实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出,“手势”教学是把学生当成了教学过程中只能向教师打手势的被操作的对象,这种教学把教室里的相互对话与日常的相互对话割裂开来,使其成为了人为的游戏。
2、束缚思考的东西。
手势在操作上制约着学生,让学生们缺少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时将内心产生的情感和思想强制分成了“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是这种模糊的多义性。手势束缚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同时也捆绑了教师的头脑。
3、主体性的假象。
教师在课堂上要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我们让学生首先要做一个善于倾听、学会倾听的人,在倾听中思考。有时想想,咱们在新网师学习中,何曾不是这样呢?每次导师们上课,总有一些老师,不等导师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善于倾听导师们话语中关键的词句,所以发言就说不出有价值的东西。
三、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神话
1、润泽的教室
何谓“润泽的教室”?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一种基本的信赖的关系,每个人的存在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柔和的。
在润泽的教室里,师生的关系也是融洽和谐的,学生都喜欢这种氛围,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努力去创造的理想课堂的境界。
2、作为“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
“润泽的教室”是“主体性”神话的对立面,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在课堂上如果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
四、“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24-29页)
1、在某次研究会上
在很多研究会上,老师总是对学生的一个个发言附和、帮腔、一一评价,概括其意思呢?有老师认为,是担心自己冷场,害怕沉默,有老师认为真正原因是不相信学生的阅读理解,感觉学生不能理解语句内涵,在课堂上说不出老师希望得到的答案,于是就使劲引导,想让学生说出自己预设好的答案上。
其实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只要老师引领学生用多种形式反复地阅读,真正走进文本,与书中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理解文段揭示的丰富内涵,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交流,再加上老师适当的点拨,学生一定会有精彩的生成,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发言采取的一问一答的附和就没有了。
2、应对的身体
在课堂上,多数老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没有去想准确的“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我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质疑问难,老师都要学会倾听,然后与学生交流沟通,进行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只有这样,才会有智慧火花的产生。教师课堂上要专心正面对学生,去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按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
3、“理解”学生的发言意味着什么
“理解”学生的发言,不是只单单明白说话内容,而是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倾听”的重要性就突现出来了。“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发言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产生共鸣共振。也就是要达到老师与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