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金句
1、今天的错误将必然导致明天的尴尬,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采取正确的行动。
2、我常常这样告诉自己“你并不孤独。”当我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会这么对自己说,告诉自己遇到这种麻烦的人并不只我一个,所以只要想办法寻找解决方案就好——弄不好早就有人把良好的解决方案变成文字放在哪儿了。当我遇到什么意外惊喜的时候,我还是会对自己这么说,告诉自己遇到这种所谓幸运的人并不只我一个,所以,应该为此高兴,但没必要大喜过望直至失态的地步。
3、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自己思考原本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教别人思考实际上是学习思考、锻炼思维的最好方法。
4、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当然,必须重申,谁都有放弃进化的权利。
5、我因为想明白要控制自己的大脑,突然发现自己比身边的人多了一个玩具,而且是玩不腻的玩具——我的大脑。
6、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不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7、我个人不仅不反对,还格外崇尚“个人奋斗”,因为一辈子是很长的过程,而心智开启之后,“进化之路”又确实“路漫漫其修远”,值得我们为之“上下而求索”——我的理解是,可以为之上窜下跳,奋不顾身,拼命挣扎,无畏追求。
8、我并未能够克服恐惧,却还好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
9、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他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一个人的心智的开启只需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偏偏这一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反正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
初级:时间概念
一、认识时间
- 时间是个问题,可是“管理”它却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因为那是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换言之,人类能做的事情顶多只不过是发明改进测量时间的工具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左右时间。
-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更好的方式,什么事情真的值得去做,需要培养出良好的心智才能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若真的做到“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那一瞬间,时间无需管理(当然就算想管其实也没人能做到),它是你的朋友,陪你亦步亦趋走到最后的朋友。
-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 时间才是最公平的。
我们描述一个事物的方式往往会限制我们对那个事物的了解。时间是这世界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每个小时都只有60分钟,每个人的每分钟都只有60秒,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谁。
很多人爱钱,却不爱惜时间。也许是因为人们更难认知抽象的事物。钱相对于时间,要具体多了。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只有爱惜才可能产生节约的动力。要想办法从理解上把抽象事物转变为具体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
二、开源节流(节省时间)
真正的成功者,在关注“开源”时,会合理地节流而并不是吝惜每一分钱;在关注“节流”时,不忘“开源”的重要性。而在时间管理上,最有效的“开源”方法之一,就是“尽量同时做两件事情”——但必须认真选择哪些事情可同时做。
- 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一天睡8小时的人比睡4小时的人“油耗”超过一倍。而问题在于,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车,好像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小窍门:按时打盹,按时清醒,但需锻炼形成。
-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和亲属交流的时间。
血缘关系是我们唯一无法解除的关系:打电话的过程完全可在等公共汽车或在银行排队时进行。你应该随身携带一个本子,在这个本子里记录每一次你打电话给他们的时间——尤其是那些你并不经常联络的家庭成员或亲属。
- 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你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人。帮助身边人的方法很多,而在其中你会发现往往最有价值也最被重视的并不是金钱帮助。但是,当你在决定是否给别人提供帮助时,要考虑“他是否值得帮助?”。优秀的人往往获得更多的帮助。因为所有的人在潜意识里就会清楚,帮助优秀的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回报。不过,要想提高你的社交质量,你最好多花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三、浪费时间
-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很多人实际上是挣扎着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殊不知,“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我常常劝告身边的朋友,不用花心思、花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因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你若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那就听我的劝告: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不仅比别人强一点,还要比别人强出很多很多才行。但真正这样的时候,他们就会自动放气与你比较。
- 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往往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而我们的思维被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所左右的结果是,我们的行为会因此受到影响。大多的时候,一个人不现实就是因为他的想法不现实,而他的想法不现实,往往是因为他所使用的句型——决定了它无论怎么替换都只能造出不现实的句子。
- 自卑是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之一。
所有可能的扭曲几乎全部来自那个实际上最不可靠的,但我们又必须依赖的所谓“感觉”。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不准确的,且是特别容易受到影响的,甚至还是最可能被误导的。
“愿望中的自己” =“真实的自己” =“感觉中的自己”貌似是最佳状态,但通常的情况远非如此。一个人多数情况下处于这种状态:“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的状态就已经是相对非常幸福快乐的。在某些方面更可能处于这种状态:“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四、时间开销
前三个部分是对时间理论的学习,理论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具体实践,那将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的理论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结果可能还会更糟糕,因为实际行动跟不上认知水平将使你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 请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随身携带。
- 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昨天、前天、大前天你都做了什么。
- 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上一周、上一个月、上一个季度、过去一年你都做了什么。
- 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晚上回忆一下并记录当天你都做了什么,每天随时记录你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这些练习全部做完,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看着这些记录心惊肉跳,我就要说我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了: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 列表(List)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
- 最好的列表记录工具是纸和笔。
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没必要制作列表;
列表没必要工整、一定要随手可及。
- 列表一旦开始执行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给你的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 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 有一些时候计划是没有必要的: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中级:认知缺陷
一、”错误“观念
- 要想不犯错,那就别干活。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的话,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最生动的例子是,猴子要爬到树上,我们才看得见它的红屁股。换言之,树下的猴子们之所以没有看到或者看不到身边的猴子们的红屁股,只不过是因为它们都蹲在地上。
- 人们总是搞错顺序,并对错误毫不知晓。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没兴趣,往往只不过是结果而已,却被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的时间白白流逝。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有那么多的人在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是件非常可笑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 运气究竟是什么,是一个特别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所谓我们能体会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其实只不过是人们在面对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现实时所表现出的软弱无奈的另外一种方式。人们不喜欢甚至害怕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并且,越是脆弱的人越希望获得控制权;同时,越是意识到自己没有控制权的时候就越害怕。好运气发生在你身上,你当然应该非常开心;坏运气降临在你身上,你应该平静接受——无论怎样你都要继续生活,当然就还要继续面对你不能控制的事物。
本质上来看,运气不过是与我完全无关的一种现实存在。换句话讲,尽管运气确实存在,但我不能相信运气,或者完整地说,我不能相信运气与我有关。但是“我们”必须相信运气,要不然怎么去解释我们不喜欢的人竟然成功呢?所谓的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当你准备好的时候,随处都有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并且是可以把握的。
二、遗忘痛苦
- 最痛苦事儿之一可能就是:“怎么道理全明白,但就是不行呢?”。
怀旧是一种错觉,甚至它更可能只不过是幻觉。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因为在你遇到挫折或面对那些你曾经的错误决定带来的惩罚的时候,你太痛苦了。而这样的痛苦,必然被你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并在你大脑里彻底消失。
-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别人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像你现在这样平静地对待痛苦,而又清楚地意识到你不能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呢?
克服遗忘痛苦的缺陷:
法1:当你面临尴尬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拿出纸笔来,把你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本子里。
法2:在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你的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三、急功近利
- 急功近利是所有人的本性。
事实上急功近利往往是一个风险高于回报的行为模式。我们的大脑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同时,倾向于高估当前回报的价值。因为在时间上犯了错误几乎是体会不到任何惩罚的——错过了时间或错过了机会的时候,真正要命的是我们往往根本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而我们真的很难对“并不存在”的损失产生巨大的悔意。
- 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是大多数人的天性,而野心永远是少数人的天性。
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欲望,只不过或者程度不同,或者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得各不相同而已。
仔细审视一下自己在哪方面这种天性尤为强烈?在工作和学习上控制这种天性是最重要的,坚决不要放纵。事实上,“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
智力和智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力即智慧、心智,智商是聪明的代名词,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智慧而非聪明,所谓大智慧小聪明。
高级:自学能力
一、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的进化途径:体验、试错、观察 -> 阅读 -> 正确地思考。
1. 记忆并不可靠,纸笔最管用。
心理学:记忆都是被篡改过的。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
2. 如何区分建议的好坏,取决于你的认知层次。
失败经验得多借鉴(历史教训),但并不绝对(主观错误);成功经验少听(修饰成分多),但也有意外,主要是认知层次(富人思维)的提高。通俗的说,听众应该有着自己的智慧,了解沟通的基本原理,才不至于沦落到“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境地。
- 成功者其实没必要,也没义务,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述所有的细节。
-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讲述自己成功经历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夸大曾经面临、战胜的困境,夸大自己最终成功的难度。
第一,每个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第二,来自观众或听众的支持。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醒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成功的。
- 就算那些成功者并非有意隐瞒或者有意夸大,他们在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时,依然可能产生种种偏差。
第一,大多数人所具备的共同缺陷:“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成功者在给他人讲述自己成功经历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掩盖那些令他们至今都追悔莫及的错误;第二,人类拥有的普遍的认知偏差之一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Self-serving Bias)。
- 要知道有些“宝贵经验”就算正确,放到你自己就可能并不那么灵验。
大实话往往没办法动听。其实,这并不是玩世不恭或者愤世嫉俗的说法,只不过是有勇气接受现实的人对生活的平静描述。崔健大实话:“为了爱情,歌曲算个屁;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
二、自学能力
- 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
-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
-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培养的是写出简捷、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而非文学上的写文章能力。当然,若你将这两种写作能力都掌握了就更好了。
-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实际上,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能在新东方做英语老师仅仅是因为我会查字典、翻语法书,然后再加上一个搞不清楚决不罢休的心态而已。
-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的大脑有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是用我们最好的工具——纸笔。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的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 了解学习的进程。
如果你把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仅仅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你最终根本不可能遇到你所满意的进展。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如果把进步程度投射在纵轴上,把学习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投射在横轴上,得到的曲线往往与“对数曲线”非常类似。
在开始阶段,一个人只需要花费一点点的时间精力,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进步;然而,随着进步程度的增加,再进步一点点,往往需要投入相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说,那些冠军与亚军之间的差异(纵轴上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小,因为,到最后阶段,横轴(时间精力)上要有很大的差异才能造成纵轴(成绩)上明显的却又很小的差异。
三、提前准备
我并未能够克服恐惧,却还好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
1. 认识效率
记住,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因而,你在做时间预算时,一定要留有空间。如果你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你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如果你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你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部分:相对简单的部分与相对困难的部分。如果这世界的所有任务全都是由简单的部分构成而全无困难之处,那就没有人会遇到挫折或遭受失败了——可现实的世界明显并非如此。
人们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奖励与惩罚。凡事拖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欠佳”的最终表现。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要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该计划。
- 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
- 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
- 若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所欠缺,则短期求助于他人,而长期求人不如求己——开始学习;
- 测算时间,把自己擅长的部分放到后面可能是优势策略;
- 养成记录的习惯,以便自己随时监督自己;
- 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2.素质培养
①核心素质
记下所有见过的人,需要很大的耐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更需要耐心。
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所有的耐心都来自于了解。耐心不是凭空来的,是需要了解和支撑的。但已出现死循环:了解本身是需要耐心的,没有耐心的人是没耐心深入了解任何事情的,于是,最终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所有不利于成功的负面的品质都是缺乏耐心的体现,或缺乏耐心的结果。“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几乎是所有人的本能,“速成”是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②自卑自信
自信和自卑的衡量标准是在自己身上呢?还是要以别人为参照物呢?事实上,既不该在自己身上,也不该以别人为参照物。美与丑的分别、强与弱的不同、聪明与愚蠢的差异,并不依附于个人想法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独自的看法就发生任何改变。
- 停止嘲弄他人
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停止嘲弄他人。嘲弄他人带来的最终只能是对自己的伤害——往往还是来自各个角度的全方位的伤害。嘲弄他人的人最终必然被他人、或他人之外的其他人,所嘲弄
- 忘记自己的优点
这不仅是有道理的,还是有必要。在一个“自卑”、“自信”、“自负”几乎全部被扭曲定义的社会里,“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你会被赞誉淹没,因为你太“谦虚”了,太“低调”了。很多的时候,所谓的“谦虚”和“低调”事实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 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所有的方法都需要花上一点时间精力才可以正确操作。了解“真实的自己”和“感觉中的自己”,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差异,甚至还有“他人眼中的你自己”。
③做不迟到的人
- 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睡眠时间的固定和规律是最重要的。
- 每天检查自己的时间表至少三次
如果,你已经养成记录你未来所需处理的重要事件的习惯,并且每天至少三次检查那些记录,慢慢你就会开始觉得那些总是迟到并且因此愧疚不已的人多么地可怜、可笑、不幸。
- 假定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需要的时间比想象中更多一点
据说,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实际上花费比原计划更多的时间——哪怕计划者从一开始就明确地知道这个定律存在。
- 假定你永远都会遇到交通堵塞
遇到堵塞情况,在可以不浪费时间的同时,由于是事先已经预期过的,所以完全没必要因此大为光火。飞机误点不仅很可能,甚至越是在你紧急的时候就越是肯定的。记住,意外总是发生绝对不是因为你的运气格外差,而往往只不过是因为你考虑得不够周全。
- 尽量不要因为别人迟到而责怪他们
如果你连其他人必然迟到这件事儿都考虑到了,你有什么责怪他人的必要呢?没有谁会仅仅因为你的责怪而改变的——除非你是他们的领导抑或掌控着他们的命运,可是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他们拼了命也不会迟到的。
总结:关键字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