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7月30日
书目:阿成《私厨》。
感受:今天读到两个故事,一个是哈尔滨的侨民生活,另一个是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火车站。
前者读的时候,脑海里浮了一层沙,看不透。来自日本的、韩国的、加拿大的、英国的、俄罗斯的、法国的侨民,在哈尔滨某个角落,像国际村居民一样友好相处着。当然,人性使然,也会有许多露水之情。
只是,每个侨民的过往都是一把心酸泪,都有所期待,并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作者用英国绅士之死把零散的侨民故事串起来,却到最后也没讲明英国绅士为何死去。
大家已经习惯了彼此送别,真相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送别,都会引发自己落叶归往何处的思考。
后者读的时候是围绕炸牛肉干展开的。谈到了日军投降后,一小撮日军不甘心,屠村抢粮,又被当时在齐市的苏军围剿。日军被消灭了,苏军也有124个军人牺牲了。
于是当地建了一个苏军烈士陵园。
昂昂溪火车站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中东铁路上一座重要枢纽车站。路过的中欧列车,一定会经停20分钟。
会有俄国旅客拿着鲜花、沃特佳酒、炸牛肉干去陵园吊唁烈士,也有当地中国人清明节前来祭扫。
作者的文字的确如封皮推介的:“古道热肠,视野开阔,况味浓郁且纵横自如。”
而且越来越觉得,小说是记录历史最好的方式之一。记录时微不足道的事,若干年后会生发成为有趣的故事,且不同人品读会有不同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