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
父母无,人生只剩归途。
01
刷微博看到这句话,第一眼就喜欢,读了很多遍,最后还去网上查了出处。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无,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出自毕淑敏先生的《孝心无价》。
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于父母的感情会有一种疏远的亲密,不是说你们之间的关系疏远了,反而是作为两个独立个体之间产生更加亲密了。
幼小的时候,没有独立意识,所做的选择大多也是父母帮忙决定。但当我有一点点独立意识时,我就会和父母据理力争,以此去强调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最后决定权在我。
就好像,我上小学之前都是小男孩的发型。我妈妈每次提起来,都觉得当时的我很好笑。开始她不给我留长发,是因为觉得很麻烦(此处略略表示下不满,生孩子养孩子更麻烦呢……)可怜我也并不懂小女孩留长发更可爱……就任由妈妈带我去一个老爷爷那里理发。把头发推的像颗卤蛋一样,自己还挺满意这种发型,头发新长出来,就干脆自己去拿两个钢镚去老爷爷那里剪,偶尔看到他正给别人剃须,在嘴巴周围上一层类似膏药的东西。然后再用一个推的东西像挖掘机一样,把膏药推掉。我觉得很好玩,也跃跃欲试,老头儿被我逗乐,摸摸我光滑的头:“哈哈,丫头可不敢这样,爷爷这是有技巧的。”然后回家了不像往常一样被我妈妈夸自己能理发,真厉害……被批你怎么又把头剪了,不是说要给你留长发吗。年少无知的我根本没有一个长发的概念,只是觉得一直都是这个头发也就觉得这个就是对的,头发长了就应该剪。但当本以为的奖励变成意料外的质问,我觉得自己受到天大的委屈,大声说:“我就不要长发,一点也不喜欢,我就要这样的头发。”果然小学一年级的我还是男孩子的发型,改观是因为同桌改改是扎着两个牛角,还有好看的发卡的漂亮小女生。我才渐渐觉得也许长发真的比较好看呢?
我人生中比较靠前的和父母的博弈,此后,每一次,我都没有输过。
02
如果成长真的是一场自我和父母的博弈,那不是我们赢了,而是父母帮你作弊了。
还是我的老友改改,她不喜欢喝水,没有味道,甚至她还能喝出一种很涩的味道。她妈妈特意给她准备了一个很漂亮的保温杯,为了让她好好喝水,可是她还是不喜欢喝水。也借故说,水都是一个温度,保温杯肯定坏了为由,屡次不带水杯上学。后来她才知道,是她妈妈特意把开水凉到最适合直接喝的温度,所以才会都是一个温度。她说:“迪,你知道吗?我到现在都舍得扔掉它,因为它是我妈妈是最好的妈妈的证明,看着它,我觉得我是被爱的,无限光荣。”是这样没错,不是保温杯本身无价,是爱赋予它价值。
有个女生L,在周围女生都织围巾的漩涡下也入坑了,想着给男朋友织一条,大冬天让他带上多有爱……
可是她不会织围巾,买之前信誓旦旦的话瞬间气弱了一半。于是只好无奈求助妈妈,看出女儿心想的妈妈,故事打趣:“给男生织的吧”她连连否认,着急的样子一眼就能看出真假。妈妈织的也很用心,交给她时,她一点也不舍得给男友了,自己都没有妈妈亲手织的围巾呢。自己又买来毛线,乱七八糟的织了一个三流生产线的无名产品……
这些事情经年累月可我还是记得,因为我也感同身受着父母给的爱,也希望回馈给他们我的爱,虽然,总是不到位。
03
我长这么大,基本没有看见我爸哭过,他可能觉得一个大男人碰见事情哭太没出息,所以他也老是以他的准则教我。可是我还是爱哭鬼,我爸小时候老是说我:看看,又哭了,爱哭鬼!我就作势一边哭一边去打他。我每次都说自己只是泪腺发达,不是真的想哭,只是觉得难过时候,情绪不用酝酿,眼泪就已经留下来了,我也真的无奈,眼泪也真的不是证明我是很脆弱心软的人。
大约我16岁,我爸爸第一次在我面前哭,扯着我的衣服,吼我:“你在不在这儿呆!”他长相偏凶,可是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死命的和他顶嘴,一副“我就不你能拿我怎么样”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我爸气急,一个巴掌打了过来,下手很重,我脸当时火辣辣的疼。我还是不说话,也不哭,泪水在眼圈里面打转就是不让它落下来,我说它得落在我的心里,不能落在地上。我爸看着我,颓然的坐在地上,流泪了……静默好久,他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收拾东西,走吧”然后也不理我就自顾自的走了。
那一刻我又知道,这一场又是我赢了,可是我却可能输了未来……
04
我一直觉得父母对我而言的需要可能不是那么的强烈,因为我基本放养状态,就算他们在我身边,也只是存在我身边,我们也没有过多沟通与交流。可是当我真的长大了,离开他们的时候,一幕幕都是刻在脑子里面不能忘掉的他们。
当你也真的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时候,需要父母的地方好像少了许多,反而他们需要你的时候更多。我一直觉得这话有些不对,你越长越大,和父母一块的时光开始倒数,你的余生还很长,但是你和你父母的余生却有些短了。懂得了这些,可能就有些想要抑制成长的冲动,长大了就老了。对我们而来说,父母是出处,是他们把我们带来这个世界,也是归途,我们可以寻着来时的路去寻找他们。
时间有长有短,千万别爱的太迟,爱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