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之参与度

    昨天听了小丹的课,观课议课主题是“表现力”,主题分解为四部分,1.参与度2.学生语言3.实验设计4.团队协作。我和红梅负责参与度。

    我主要从学生参与课堂的人数和次数上进行了观察。总共24位同学参与课堂。刚开始老师问同学香蕉是否有籽?请同学吃香蕉证实,李亮亮同学举手并试吃。整个课堂中,杨云清同学坐在第一排第二个同学,举手次数做多,被老师提问回答问题三次。李亮亮回答两次,钱正梁回答一次,该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专注度很高,张敏一次,罗颖一次,习连祥一次,该生听课效率很高,这几位是前排的,后面第五排的有田田一次,王明语一次。生生互动中前三排讨论较好,后几排参与度不高。 同学们通过课下很长时间准备并参与研究实验,李亮亮同学讲解了无籽西瓜的培育,吕静讲解了无子番茄和无籽豌豆培育,刘涵宇讲解了无籽南瓜培育。这三位同学中李亮亮讲解的更大方自然一些。

  这些是我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如何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些呢?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说说。

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课本,为上课做准备

2.老师排座位时要把专注力不高的学生坐前几排,当然座位经常更换更好些。

3.老师除了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外,提问回答问题时间可以考虑长一点。

4.问题设置要有难易度区分,可以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

  从小丹课堂上我学会了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让我明白了我的家乡种无籽西瓜的过程。用二倍体的雄花花粉去给四倍体雌花授粉得到三倍体,三倍体子房长大后就是无籽西瓜。有点遗憾的是我没有当好助教,我看到吕静的耳麦没带好,我想帮她带的,可是没有做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习小丹的用心设计课堂,学习胡总的用心读透书,向其他伙伴们学习用心研究专业深度和语言的表达。

驸马沟读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