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文内容基于对灵性世界的研究,因此部分涉及形而上话题,为避免发生不愉快,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们可以事先选择回避。
——————————————————
众所周知,“望梅止渴”是一个略带贬义的成语。其大意是:一个人明明很口渴,但他却企图把自己的意识只局限在视觉体验上,以此逃过口渴的体验。
如果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如今大部分的社交网络其实就是一种“望梅止渴”的网络,只不过原本“望梅”的行为被包装成了“分享”罢了。在灵性研究者看来,一个略带负面色彩的行为在网络世界中被渲染成了幸福的举动,这其实是种微妙的「恶」(Evil)。
让我说得更清楚一点吧:人是一个头、心、身三位一体的存在;如果一个人的意识只聚焦于自己的头的话,长此以往,他的心和身将不再属于他自己。
那么它们将会属于谁呢?答案是:属于那些实施“PUA”的人。这也意味着一个人会变得更容易说一套做一套。因为「说」一般代表头的思考,而「做」则一般代表心和身的需求;如果一个人的意识总是局限在自己的大脑中,那么他的心、身的状况自然容易会被自己忽略;同时也给了那些想要“PUA”他的人更多机会去操弄它们。
这时候的他会变得更喜欢碎片化阅读、感官的娱乐;当键盘侠;沉迷于游戏、二次元、虚拟世界等等…上述这些状况显示出他注重大脑的活动更甚于自己心、身的活动。
要明白那些操弄别人心、身的人并不都是怀有恶意的。有些人其实是当事人的至亲,他们只是在做一些“为他好”的事,而他几乎也总是在配合(嘴巴很倔强,身体很诚实)。他们之所以能够“摆布”他,是因为他某种程度抛弃了自己的心和身。由于他习惯了只“活”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所以他的大脑以外的其它身体组成部分常常会处于“待机”(Stand By)状态。
道理很简单不是么?如果你不自行驱动自己的心和身,一定会有人来为你驱动它们,这是显而易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号称自己被父母“胁迫”,还有的号称被爱人“胁迫”、被老板“胁迫”等等…但他们没搞清楚所谓的“被胁迫”归根结底其实是一种很微妙的自暴自弃的结果。
而这种自暴自弃也是他们会痴迷于社交网络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将结合社交网络中的一些现象来展示这种自暴自弃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如果你在社交网络上看见“分享”二字,你必须意识到这是某种“降维”的行为。是的,要感谢刘慈欣先生发明了“降维打击”这个术语;虽然只是个小说里的词汇,但它的确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类精神世界所正在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我会说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按钮是一种降维的行为?因为真正的「分享」是在三维空间中所发生的事情。举些例子:我有一块好吃的蛋糕分给你一块,这叫分享;我有些名贵的红酒分你两瓶,这也叫分享;我有大房子叫你来住这叫分享;我有豪车借给你开这也叫分享。
但如果我只是点击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按钮,我其实只是分享了关于这些事物的资讯;这些资讯只来自一块发光的平板(比如手机、电脑屏幕),而毫无疑问,这块平板是二维的。所以真正的事实是:社交媒体中的“分享”按钮是一种鼓励人们抛弃三维世界而拥抱二维世界的设置。
大部分的社交媒体都在致力于模糊三维世界与二维世界的界限。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它们本质上是「zi本」(Capital)充分运作的结果,而如果你能从词源上去了解这个单词的话你也会明白那就是指「头」。
Capital就是「头」,就是“唯大脑至上”的意识形态。所有Capitalist都是崇拜「头」的,否则他不会成为Capitalist。
所以如果你成为了一个「头」的拥趸,你会发现自己非常喜欢感官的消费。比起安静的地方你会更喜欢刺激性的场所;凡是博眼球的照片、视频、哗众取宠的文章都会更容易吸引你的注意力。
其次,回想一下如今的某些“凡尔赛”人士,问问自己,他们在社交媒体中所“分享”的内容真的让你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吗?又或者那些整天在朋友圈里整天晒幸福的人,他们的美食与派对真的被你(在三维空间中)享用到了吗?有没有可能那时的你正吃着泡面,然后心里充斥着羡慕嫉妒恨?有没有可能已经成年的你现在还住在父母家中啃老,而每当看到别人的豪华生活时你都不禁会产生一丝“不配为人”的感伤?
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羡慕嫉妒恨”、你的“不配为人”才是这种“分享”行为所真正分享的东西?我的意思是:晒幸福者们真正分享给你的,其实是你的境遇、你的心情。反过来也一样,当你晒幸福的时候,你分享给观众的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境遇和心情。
是不是很荒诞?事实上,人的身、心一直在赋能和滋养着那些较低维度的实相;如果没有现实(三维世界)中的身、心状况的存在,社交网络(二维世界)中的信息绝不会有任何价值。
或者再想象一下下面这种可能:某天你看了一篇网文感觉很生气,你以为是这篇文章导致了你的生气,但真正的事实可能是你当天本来就很生气。
有可能当时你的父母为了催你结婚而跑到你房间里去哭(身的状况)。这让你感到非常沮丧(心的状况)。但你不想面对这些,于是索性就钻进了互联网的世界(头的状况)。
这就是前面所提及的“一种很微妙的自暴自弃”行为,因为实际上你是在逃避原本更真实的人类体验。
然而逃避不一定总是有用,因为人的情绪化常常会波及大脑的思考,导致思路混乱。比如在上述例子中,你为了逃避父母的催婚而钻进了互联网,正好在那时你看到了某篇关于婚恋的文章。而那篇文章的价值观也许并不坏,只是因为你当时正好很沮丧,所以它的作者最终还是被你喷得“体无完肤”。
你看,“望梅”并不能真正“止渴”。不仅如此,“望”的行为还会因为你真实的“口渴”而变得扭曲;毕竟你不一定总是能顺利地望到“梅”,有时甚至只能望得到“霉”。
最后,我亲爱的朋友,请明白这篇文章并不是在控诉社交网络。不,我只是在试图展示它的真实面貌。你我大概都明白,社交网络既然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它就一定值得人类去体验。还记得“顾客就是上帝”的商业法则吗?要知道对于社交媒体而言,你其实就是“上帝”。所以每当你“口渴”的时候,别忘了你有绝对的自由去选择“望梅”还是“喝水”。更别忘了:“望”与“喝”永远是两码事。——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