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一五八】心学入门之径
来书云: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罔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然则良知常若居悠闲无事之地而为之主,于喜、怒、忧、惧若不与焉者,何欤?
知此,则知末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然谓「良知常若居于悠闲无事之地」,语尚有病。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东正纯云:“程、朱论未发已发,以心言之,文成则直以性视之,其说亦并通。然《中庸》,性书也。文成之说,事得其宗矣乎!”
但衡今云:“陆书此次所问‘主’与 ‘不与’,辞旨深切。似已透过一层。《传习录》中,殊少见也。而阳明所云,不滞于喜怒忧惧,不外于喜怒忧惧,语意含浑。‘不滞’,无异外之也。‘不外’,何异滞之也?将不若‘主’与 ‘不与’之显明亲切。若谓不与,则发而中节者谁主之?若谓主忍,则发而不中节者谁与之.? 此心学之所以难言也。学者果能遏之于前,制之手中,悔之于后,实较不滞于外,主与不与,为尤踏实。”
[译文]
信中说:“我曾经在心中尝试过,在喜、怒、忧、惧这些情绪有感而发时,即使生气到了极点,只要我心中的良知觉察到了,就会慢慢缓和消解,或者在刚开始产生时把它遏止,或者在发作的过程中把它制止,或者是过后悔悟。但是良知好像经常在悠闲无事之地主宰着人的感情,与喜、怒、忧、惧好像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你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就能体悟到发而皆中节的和、感而遂通的妙。但是说“良知常若居于悠闲无事之地”,这话还是有问题的。良知虽不滞在喜、怒、忧、惧的情感之中,但喜、怒、忧、惧也不会存在于良知之外。
释疑:
喜怒忧惧都是由良知主宰的。良知浑然一体,无所不在,情绪未发之时,是本体呈现,体现为寂然不动。情绪已发,是发用呈现,体现为发而中节。
然而,有时候情绪过激,好像良知不管用了,这是良知存养的功夫不够,意识上被私欲做主,用来自我遮蔽了。
陆原静说的初起遏阻,中间控制,事后悔悟都是省察克治的功夫,都是有意识的参与,是用理智控制情感,实际上是良知尚未光明,不够强大,才会感觉有时不在。
良知光明的时候,就是《中庸》所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的时候,平和安详,已发的时候喜怒有度,在喜怒哀乐时一觉,正是练功夫。
中和之理,位育之常,乃生生之道也。“必有事焉”,喜怒忧惧之中者必和,和者必中。
中和,一也,一有所违则二,二则殆,则非“必有事焉”,则非生生之道者也。是说良知无内外之别,而分别在于人心,即人欲使然之所为也。
言礼者易,行礼者难;论理者易,达理者难。知行本一,然先贤却教人合一;良知本具,而今人却百般疑虑,天地何以不生,日月何以不明?是人心自蔽,妄念执着,不肯回头而已。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良知不是在悠闲的时候才当家,良知就在喜怒忧惧当中。它不会被喜怒忧惧给局限住,因为良知是一种超越的力量,它伴随着喜怒忧惧而能够觉悟和觉醒。不是说喜怒忧惧在良知之外。假设说喜怒忧惧是阴,那良知是阳,它跟喜怒忧惧同时起落,而作为一种觉醒的力量能主宰情绪的不当反应。
净心斋笔录
202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