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晚8点到10点,江霞读书会《我和你》第三场读书会在腾讯会议室开启。带领老师:王江霞,主持人:邝云奇,共读书目:《我和你——人际关系解析》,共读章节:第二章,渴望的男男女女,5位小伙伴参与领读,采取边读边讨论的方式进行。
大家对书中有感觉的语句进行了讨论,比如"对于每个人来说,对紧迫需求的拒绝从来都是创伤性的,当被回绝的危险性很大的时候,人们会竭尽全力避免有这种渴望。""需要他人,似乎是弱者的表现。""只有当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时,我们才知道自己是单独的,并且……只有当我们将他人从自我中分化出去,我们才能体验到关系。""这里的很多真正有关系的事物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人类发展的这种主宰性观点强调主宰性形式的达致(自我表达、个性和控制),而否认并压制交流面(这一面从本性上来说,是要克服分离,建立联系,与他人在一起,参与他人的事情的努力)。"
关于联系:有时候我们需要他人,可又害怕被拒绝,表现出自己很强的样子掩盖内心的脆弱。需要认识自我、活出自己,既联系又孤独,既有强大的一面又有弱小的一面才是完整的人。
关于分化:当我们刚出生时,认为我就是世界,所有人都围着我转,儿童期眼中只有黑和白,自恋、自负。边缘化人格就是未分化好形成的,当刺激到触发点,会恐惧,做出极端行为。谈到分离与联系,王江霞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群羊里的一只羊,和群体是有联系的,当它落单的时候才感觉这是我。在群体感觉安全,一个人从群体里凸显出来时才感觉到是个体。当一个孩子该离开妈妈而未离开时就是生命未分化。就像一个人点着蜡烛走进黑暗的房间里,能看到所有的东西,唯独看不到自己,只有通过镜子才能看到自己。
关于布朗运动:做一个实验,找一个杯子,装一杯清水,滴入一滴墨汁,看看墨汁的变化。(自组织原理,无规则的融入)
关于关系:人是唯一通过他人来确认的物种。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换。婚姻是重要的关系,而不是唯一的关系。
关于语言:在说出来已经做出了种种扭曲,人会言不由衷。我们是如何看待和照料自己的焦虑?
关于缺失:刚从游泳池出来,会感觉冷和沉。在缺失中看到补偿,比如有人会不停买包、鞋子,暴饮暴食,都是小时候的缺失,长大会过度索取、补偿。修复要回到节点,打开情结。
关于改变:没动力改变是因为功能未完成,问题症状是有使命的,问题是提醒,比如自卑的功能,提醒我们需要理解自己,接纳自己,不评判自己,爱自己。当尊重问题时,问题就离开了。
“天哪,原来是这样,我是多么不容易啊”
看看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