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网中38期 第374天
许多活得和主流期待不同的孩子,生命中似乎只剩下不足与问题。
视野上学习打开,打开到可以跨越“应该与正常”,跨越“主流的标准”,看得见孩子更多的美好。
思考1:我们有跨越的勇气吗?有对“应该与正常”“主流的标准”说“不”的底气吗?如果没有,如何看见孩子更多的美好?做点什么,又是可以让我们看见的?
看见人的天赋和美好,能让人获得尊严与力量。
表现个人生命中独特的能力与热情的故事,是叙事去向助人者眼光聚焦的所在,这样的故事也可以称为“支线故事”。
拥有看见支线故事的眼光,就能拥有看见一个人独特的价值、信念、想法、能力、兴趣与热情的视野。同时也是和孩子接轨的重要通道。
好奇并非为了收集资料,以便让助人者分析孩子的问题成因,而是基于对孩子、对生命的信任,打从心底相信没有任何人的生命会单薄到只剩下问题故事存在。
好奇的眼光会落在孩子所重视、期待、喜欢的故事线上,而不是聚焦在标签与问题上。
在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里,常常可以唤醒一个又一个新故事。
很多孩子想要表达“自己”声音的时候容易被忽略,因为人们消除“问题”的心情往往比听孩子想表达什么更为急切。而且,有问题的孩子一旦犯错,往往会被认定没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如此一来,孩子主体的声音就没有叙说的通道。
通过访问孩子的兴趣,看见在过去的生命里孩子是如何学习与享受生命的。
人们的自我认同,乃是在社会互动里建构而来,因此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人际关系会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故事与认同的发展。
让大家有机会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成为彼此的观众,有共鸣,互相被感动,然后在故事里互相学习珍贵的生命智慧。
当观众在聆听主角的故事后,若能表达出自己受到的触动以及学习体会,叙说着的故事就不会只是“受害”的故事,而是“对人有贡献”“值得被学习”“可以感动他人”的故事。
主流观点经常理所当然地认为照顾孩子是妈妈的主要责任,孩子若出状况,妈妈当然要负最大的责任。但妈妈往往是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付出最多的人,却受到最多指责。
去接纳作为一个“人”身上本来会出现的不同情绪。
思考2:情绪常常被定义为“好”和“坏”,我们总想要“好”的,抗拒和想要甩掉“坏”的。然而,接纳作为“人”本来就有的各种情绪体验,去体会每个情绪背后的提醒与带来什么样的生命智慧?或许,好坏在不同的场景下,也是可以转化和升华的。如果我们以这样接纳的、探索的态度去面对不同的情绪,这会不会成为一件好玩有趣之事了呢?
如果遇到困难时,就开始怀疑自己、责备自己、不信任自己,这就好像在困境中把自己丢掉一样,承受的代价往往远大于困境所带来的结果。
在你的心灵受创时,生活中有谁会给你的心贴上创可贴?
思考3:找到生命中为你贴创可贴的人,如果没有,那就为自己创造一个。这个人可以是你自己。
你希望和问题保持怎样的关系?
思考4: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思考过,我们希望和问题保持怎样的关系?还是,意识层面想要解决问题,潜意识却想要问题停留一会。或许“问题”带来了某种获益呢?
引领人的行动方向不是来自不知名的力量,而来自个人的热情、承诺、看重的价值、意义......当一个人站在主角的位置,为自己发声,为自己许下承诺,画下愿景,新的故事往往开始启动。
有多少父母为了让孩子不惹麻烦、稳定、平静,而用责骂来制止其不当的言行?
这些责骂到底帮助了谁?
思考5:责骂有用吗?有效吗?或许短暂的震慑住了孩子,看似使问题消弱了下来。那么,孩子是什么感受?他在我们这学会了什么?
当人看见自己的渴望、期待、承诺,制定计划以后,就要支持当事人“实践”出来,走向自己期待的生活。
稳稳的,不因为孩子受挫折或犯错而催促孩子,信任孩子。
人偏好的自我认同的发展深受周遭“重要他人”的影响。
帮助人看见自己的珍贵,可以珍惜与接纳自己,用这样的养分当作生命的基底,再来面对现实中的议题与挑战,人的生命路途就会越走越美,就会带着看重自己的眼光面对生命的困境。
对很多孩子来说,最困难的地方其实在这里——虽然很努力,但却一再地被抹杀,只因为没有办法“成功”。
去解读问题背后的“学习提示”。
自己为何这样做,做这些事时满足什么需求,这样错误的方式对人对己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有没有其他代价少一点的方法可以满足自己这样的需要?
当我们遇到难解的问题时,要学习从对“事情解决”的思考延伸到对“学习课题”的思考。
每个人的生命经历、性别、内外状态、所处的文化都很不同,所以面对同一困难,不同的人适合的解答方式也会完全不同,是难以用“标准化”的方式给予制式建议的。而是回到当事人的生命里去提取可能有的经验,并从中整理出他面对整个生命课题时的智慧,这样总结出来的方法更贴近个人,不会显得与当事人格格不入。
你最想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你想教导孩子什么?怎样的你出现,孩子会更有机会接收到你想告诉他的信息?
当我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并采取行动时,不论困难是否已解决,我们都会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想要”的样子。
在两人关系中,我们无法掌握全部,也就是说我们只占50%,另外50%并不掌握在我们手中,但我们可以问自己“我可以准备自己的什么”,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开始准备自己的50%,有了这样的准备,像是为孩子的变化提供了一种酵素,让想要的故事有了更多发生的可能。
思考6:不管作为咨询师还是父母的角色,都让人看到如何把孩子放到平等的位置,尊重与欣赏他们。听见他们的声音,看见他们生命的热情所在,陪伴他们描绘自己的生命故事。孩子——知道作为孩子的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非咨询师或者父母比他们更智慧,需要我们的指导他们如何构建自己的故事。或许,我们只需要慢一点,信任孩子;耐心一点,等待孩子;用心一点,看见孩子的美好;带着发自内心的善意与爱,陪伴他们,生命的故事就可以很灵动立体了。